個人資料
博文
(2013-03-12 21:03:10)
關於海軍學院,去年的統計資料:
申請總人數:20601
錄取:1394
入學:1211
男生:917
女生:294
亞裔:78(127如果加上亞裔混血)
還有17名國際學生
有約1/3是來自海軍軍方和預備學校(所以SAT的平均分不是很高,50%在670/700,V/M,不看寫作成績)
還有86名來自各普通大學(可是普通大學的學分不能轉過來)
56人是USNA自己校友的子女
這樣留給應屆高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轉一篇北京四中校長的博文。其實有機會在國內的好中學上幾年是非常幸運的事情。我認識的一個ABC孩子就是隨父母海歸在北京的重點中學上了3、4年,高中後回美國,還進了INTEL半決賽,後來上大藤,中文比理工科出身的父母還好,通讀過中國四大名著,魯迅、沈從文等近代文人的著作也讀了不少。有這樣的經曆和學識,真是天之驕子,我們隻有羨慕的份了。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2-09-10 16:17:51)

Chancesarewhensaidanddone
機會是屬於言出必行的人的
Whowillbetheluckyones
誰會是那些幸運兒?.....ThoughyousayIcouldbeyouranswer
盡管你說我會是你的答案
Nothinglastsforever
但沒有東西是永恒的....Chancesarethefascination
機會就是有魅力的東西
Chanceswon'tescapefromme
機會不會從我這裏逃脫
Chancesareonlywhatwemakethem
機會僅僅取決於我們
AndallIneed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海軍學院和安納波利斯市(Annapolis)
其實這次東岸大學之旅的最終目的地是Annapolis,美國海軍學院。老大報名該校夏令營,被錄取了,一直都非常期待。我們把他送到之後,就加入了為家長準備的校園遊覽活動。導遊是退役海軍軍官的本校畢業生,76歲了仍然精神矍鑠、腰杆筆挺,風趣幽默,娓娓道來海軍學院的故事。
校園主要建築物始建於1899年,采用文藝複興時期的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普林西頓大學普大是我們次行中的唯一藤校,時間比較緊,沒有再往東北開。雖然曾在新英格蘭地區住過兩年,不過沒去過普林西頓,這次想著一定要來,畢竟是愛因斯坦生活過的地方。大家都是抱著朝聖的心情,畢竟是大藤,氣場就是不一樣,前兩天在其他學校,參觀的人也就是小貓兩三隻,一組十來個人罷了,到這兒一看,一個時間段就2、3百人,分成兩組,也是浩浩蕩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卡內基梅隆大學和匹茲堡市
從克裏夫蘭到匹茲堡大約要2小時的車程,一直往東開就來到了大名鼎鼎的卡內基梅隆大學。CMU校園不大和匹茲堡大學比鄰,這裏是另一番氣象,校內建築和設施要比凱西豪華,也更現代化,看得出這裏學生的條件更優越。我比較喜歡私立大學的靈活性,選專業,轉專業,雙學位,多學位都是家常便飯,帶我們參觀的幾個學生都是兩個以上的專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這個暑假利用孩子去夏令營和探親訪友的機會順帶參觀了幾所大學,凱西保留大學、卡內基梅隆大學、海軍學院、普林西頓大學,還有加州的南加大和Pepperdine大學。很喜歡這種旅遊形式,覺得這是了解大學文化、大學申請過程的最好途徑。(一)凱西保留大學和克裏夫蘭市第一站到凱西保留大學,一個很低調的大學,在工程、生物、醫學、健康衛生、音樂、藝術等科係都很[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國務卿希拉裏的演講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閱讀 ()評論 (1)
(2012-02-09 13:00:50)
俗話說,『將門出虎子』、『老子英雄兒好漢』,我還發現強勢的媽媽,所謂『虎媽』,是強將手下無弱兵。可這是雙麵刃,太強了也會傷到自己和孩子,而且影響是深層和長遠的。
過年的時候,受邀到一位醫生朋友家做客,醫生算是1.5代,10歲左右和姐姐隨父母親屬移民來美,他媽媽原來是化學老師,初來乍到,兩手空空,對一對兒女說,我們沒有別的本事,你們隻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