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遇而安

人生境遇不可選擇,心態可以選擇
個人資料
博文
我家老大雖然學業上不需要操心,但在生活上也有比較強跟小留一樣的的嬌生慣養的傾向--Takeeverythingforgranted。潛意識裏認為自己想要啥就該得到啥,而且不用付出代價就可以得到。Counselor說我們鎮的小孩都這樣。我說我盡量不慣著她,Counselor說,家長怎麽努力避免,實際行為上還是會慣著的。 這兩年我不斷地,盡量耐心地循序漸進地讓她更加獨立一些(離完全獨立還差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緣起。有網友問到佛法的苦與樂講得到底是什麽意思。這是個很深的概念,我也隻能有寫粗淺的認識。就像我們在物理世界,不用懂相對論或量子力學就可以收獲益處,我雖然知道自己對這個概念的理解有欠缺,仍鬥膽寫出來。中文裏的苦是從古印度文Dukha翻譯過來的。佛法是祖師釋迦穆尼口頭宣講,弟子靠記憶筆錄,後來不斷抄錄。我們現在看到的中文是從古印度文翻譯成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佛在世的時候還沒有基督教,所以我們不知道祖師釋迦穆尼對基督教到底是什麽態度,也不可能知道。 但是從金剛經我們可以推斷佛對基督教會是什麽態度。 佛法的目的是離苦得樂,隻要是能幫助人離苦得樂的,就可以稱之為佛法。但是隻是“是名佛法”而已,給這個法門名個名,並不一定要稱之為佛法。不要執著與佛法這個名字,不要糾結它到底叫不叫佛法。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人,從selfinterest出發,都更關照有或多或少的個人利益,但同時有對歸屬感的需要,一方麵有altruistic,貢獻感本身是快樂的,另一方麵,在集體能給自己帶來更多的利益,比如安全等等。 錯誤的是認為誇大任何一種。 中國自解放後,過分強調集體主義,九十年代後又過分放縱個人主義,有時候更複雜些,表麵上集體主義,私下是個人主義。 打亂了人性的自然規律。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我高中同班一個女孩在家老挨打挨罵。有時課間我和她還坐前後桌聊會天。記得陽光照進來 看上貼有感:知識分子對孩子傷害有比打罵更厲害的,那就是羞辱諷刺,損傷自尊心,完全失去自信,也許比打罵更甚。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則評論,一個受打罵,管製的孩子,在兒時沒有塑造起人格,成人以後需要用幾十年重塑人格。真的是這樣。不是這孩子成人後明白道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4-04-24 14:14:47)
1,不糾結到底是不是運動的這個定義。 2.訴求,有具體訴求(我認為和合理):美國不要拉偏架,經濟,武器援助以色列。 3.會帶來什麽實質的影響和變化:影響與變化是積累的,所有的之變都有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有意願有想法,訴求了,有可能得不到想要的結果,但是如果不去訴求,一定得不到。 在我看來,影響與變化是進行時,國會議長要去哥大安撫學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我在美國上研究生時有兩個高光時刻。 第一次是老師在黑板上寫了兩個很高深的公式,全班都傻眼,我就是靈光一閃,憑直覺說出了答案。其實我自己也不懂,要讓我證明推理我會是一臉懵逼。但是就這麽蒙對了,全班高山仰止。 第二次,另一堂課,老師問到一個知識點,我一看似曾相識,突然想起來,說出了答案。老師感歎道:這個年輕人。。。(後麵半句應該是&ldquo[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光創世紀開頭就到處是矛盾。這還不是重點,而是聖經本身描述上帝的言行,傳達的意思是愚昧落後的。我們就依據聖經本身來評價。 上帝因為亞當和夏娃被蛇誘惑吃了禁果而懲罰他們。 一,故事裏的矛盾。 如果真的是果子有毒,不能吃,而又不能讓亞當夏娃吃,萬能的上帝動一動手指就可以在智慧樹周圍設起屏障。亞當夏娃當時還是瞎子(不知道自己赤身露體)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前一陣,木有文化兄總提,不要以EndsJustifyMeans.也就是說要有原則性,我原則上同意,並且有兩個但是。。。。但是什麽呢,請往後看。 一.我在原則上讚成做事要有原則 一個人,一個國家,做事決策,首先應該確立原則。原則應該是針對任何事,任何人。不能因Convenience或者不同地位的人違背原則。不能因為是“自己人”就對同樣的事,Rationalize. 比如,樓下說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4-01-30 12:02:57)
老大也是今年上大學。 學習的方向好幾年前就定下來了。當時老大問我該學啥,我說看你自己喜歡先定一個方向,這樣有個方向感,學得帶勁,即使將來改了,也沒有浪費時間。結果選了個沒啥錢途的方向就開始學了。學校選課,參加的課外活動,都是她根據自己喜好,選力所能及的,沒有衝著高大難去。因為都是她喜歡的所以跟自己、定的方向都多少貼近。 SAT隻考了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5]
[>>]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