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塵

試著告訴讀者,生活是多樣的。每一個活著的人,在多元化的人生時空裏, 扮演著某種角色,向著不同的方向展現著自己的千姿百態,書寫著與眾不同的生 命華章。
個人資料
博文
(2010-04-23 20:43:45)
到了要去博洛格那執行任務的那會兒,尤塞瑞恩勇敢地連去目標上空作一次盤旋的勇氣也沒有了。當最終發現自己坐在基德·桑普森飛機的機頭的上空時,他便撳了一下喉式麥克風的按鈕,問道:“喂?飛機怎麽啦?”
基德·桑普森尖叫了一聲。“飛機是不是出了故障?怎麽回事兒?”
基德·桑普森這一聲尖叫使尤塞瑞恩感到全身冰涼。“出啥事了?”他恐怖地叫喊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0-04-18 09:10:27)
盡管轟炸路線的移動沒有騙過德國人,卻騙了德·科弗利少校。他打點好野戰背包,調用了一架飛機,自以為佛羅倫薩也落在了盟軍手裏,於是,便要人開飛機送他去佛羅倫薩,租兩套公寓,好讓中隊官兵休假時有個安身之處。尤塞瑞恩從巨牛少校辦公室後跳出來,尋思著下麵該求誰幫忙的那會兒,德·科弗利少校還沒從佛羅倫薩回來。
德·科弗利少校是個莊重,令人敬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0-04-14 06:03:05)
寫於龐貝古城遺址(飄塵)
維納斯神廟旁的海門,在陽光下
向海灣睜開它明亮的笑眼;
我下窺深深的峽穀,隻看見
海水蕩漾,衝擊著陡峭的山岩。
雲霧繚繞的威蘇維火山腳下,
曾有過一場關於人類劫難的傳言。
描述那片神奇的土地的人們,
和被火山的塵霧吞噬的葡萄園。
龐貝曾有過人類文明的輝煌,
和無數次改朝換代的鏖戰。
牆垣上的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我想留住這一刻,你春天的容顏,
麗珠一樣地光潤,柳絮般地柔軟。
我想留住這一刻,你春天的色彩,
彩虹一樣地絢麗,翡翠般地晶蘭。
我想留住這一刻,你春天的氣息,
滿樹盛開的櫻花,香氣令人醉酣。
我想留住這一刻,你春天的美麗,
藍天和大地之間,飛雪般地花瓣。
我想留住這一刻,屬於你和我的春天,
告訴遠方的親人,遊子對他們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0-03-28 21:49:19)
 其實,是奈特中士一手引動了那次博洛格那大恐慌,與布萊克上尉毫無關係。奈特中士一聽說要去轟炸博洛格那,便悄悄溜下卡車,取來了兩件防彈衣。這一來,其餘的人也跟著效仿,一個個鐵板著臉跑回降落傘室,沒等搶完餘下的防彈衣,便已潰亂一團。
“嗨,怎麽回事兒?”基德·桑普森神經質地問道,“博洛格那沒那麽險惡吧?”
內特利坐在卡車鋪板上,精[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0-03-21 21:47:11)

濟慈是英國十九世紀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他英年早逝,隻活二十五年零4個月(JohnKeats,1795年至1821年)。濟慈的詩歌成就是非凡的。在他長達五年多的寫作生涯中(1814年至1820年)。他的三首著名的頌歌“夜鶯頌”,“希臘古甕頌”和“憂鬱頌”是在一個月內完成的。濟慈被後人稱為浪漫主義詩人的原因是因為他的浪漫的頌歌。“夜鶯頌”和“希臘古甕頌”是把痛苦和快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在英文詩歌翻譯中,會遇到某些不易轉換的意象。這裏舉一例,濟慈的《夜鶯頌》第七節中有三行,原文是:  
Thesamethatoft-timeshath  
Charmedmagiccasements,openingonthefoam  
Ofperilousseas,infaerylandsforlorn.
這裏濟慈用了一個童話傳奇故事講到美麗的公主被囚禁在海上古堡裏,勇敢的騎士泅過驚濤駭浪,救出公主,獲得她的愛情。(也可能是借用希臘神話和傳說中的故[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0-03-20 18:54:46)
科洛尼下士最初是從小組打來的一個電話得知這一消息的。他非常震驚,便穿過情報帳篷,躡手躡腳地走到布萊克上尉身邊,當時,布萊克上尉把他葉片狀的小腿擱在辦公桌上,正打著盹兒。科洛尼下士低聲把這消息告訴了他,那語調使人震驚。
布萊克上尉一下子來了精神。“博洛尼亞?”他高興地大叫起來。“太讓我吃驚了。”他放聲大笑。“博洛尼亞,嘿?”他又哈哈[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0-03-20 11:39:07)
 克萊文傑死了。那是他處世哲學裏的一個根本謬誤。一天下午,十八架飛機執行完每周一次的例行飛行任務,穿過厄爾巴島海岸上空的一片白雲,從帕爾馬返航著陸;其中的十七架從雲端鑽了出來,另外還有一架卻不見了蹤影,不在空中,也不在平靜的翡翠般的海麵。沒有殘骸。一架又一架的直升飛機在那片雲彩上盤旋,直到夕陽西下。那天夜裏,那片雲被風吹散了,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0-03-14 22:22:54)
 羅馬是意大利的首都和全國最大和人口最多的城市,麵積1,285.3平方公裏(496.3平方英裏)。羅馬市位於意大利拉齊奧地區的台伯河和中央的亞平寧半島的西部。
自公元2世紀羅馬一直是羅馬教皇座椅,後拜占庭統治在8個世紀,它成為了教皇國,直到1870年。在1871年羅馬成為意大利王國的首都,並在1946年意大利共和國。在中世紀,羅馬變成了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的一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
[41]
[42]
[43]
[44]
[4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