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咪嗚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2021-05-05 13:27:46)

電影藝術和其他視覺藝術有一點不同,因為它是工業化以後的產物,所以它有高昂的製作費用,是一種產業,因此,不能不考慮經濟效益。當然,當年的實驗電影不算,現在由於各種手段的普及,以後可能也會變成個人的玩意兒。但到目前為止,還是產業,絕不是餓死事小,藝術為大,因為它涉及到很多人,很多家庭,不是一個人的事兒。 也因此,有大量商業電影,但話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兩坨事以後,真有網友私下來問我,你怎麽知道一坨是蠢貨的?我也的確看到論壇上有網友說,可能咪嗚在歐洲,信息多,所以認清他本質比我們早。 當然不是這樣。隻因為我非常敏感所謂發達的西方國家的主流輿論走向。 至少已經有幾十年了,西方主流輿論都是loser指責社會有罪,邊緣人說主流庸俗虛偽...,連找不到老公的都說夫妻都是苟合等等。以沉默的大多數為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04-30 04:16:22)

昨晚看的,不喜歡 從翻譯上講,無依之地翻譯得比較好,因為心安之處是家鄉。並不是遊牧,隻因為心無所依,所以漂泊。 如果影片內容是20-30歲的年輕人,就完全不同了。青春本來就是用來揮灑的,浪費也無所謂。不管什麽原因,哪怕是好奇心,哪怕是青春期的躁動,讓我們來一趟說走就走漫無目的的旅行……這都不是問題。 影片是夕陽紅的老人,不管什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8)
(2021-04-27 07:18:38)

昨天老公從辦公室過來吃午飯,說,現在真是的,印度同事一請假,我就好擔心的。 他們公司有一部分印度當地雇員,相當於我們在中國說的外企員工。但這些印度員工隻是遠程為在比利時的公司工作,而不是去比利時的公司在印度的分公司上班。已經有幾個或自己生病,或親戚生病或失去親人的印度同事了。現在這架勢,大家就更擔心了。 今天看新聞,印度三天一百萬[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04-18 15:29:32)
臥談會第四講:緬甸 我們有朋友疫情前在緬甸,疫情發生後不得不回來。但她說,等疫情結束了,她還要去。可是最近在緬甸發生的事,估計她明年也去不了了。 昨晚和今晚,看了BBCSimon同學18年,昂山素季領導下的緬甸的電視片。第一集是從孟加拉到緬甸,算前傳吧,而後是緬甸,分兩部分。 緬甸在東南亞算領土麵積大的國家,當然和中國比,在領土上算不上大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21-04-14 15:25:51)

晚上沒事兒,隻能看電影和電視紀錄片之類的。 今晚看了李安的BillyLynn'sLongHalftimeWalk,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這片子是當年好萊塢票房最賠錢的5部之一。但我太喜歡了! 關於戰爭的電影,我記憶比較深的是生逢7月4日,還有最近才看的珍珠港。這部李安的電影,比那兩部,真是好太多了!這部電影在美國不能熱賣的原因實際上挺簡單的:李安更從人性的視角去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04-10 07:39:21)

從這論壇的情況看,差不多50歲上的,都打了第一針了。實際上,美國在食品行業工作的,不管年齡,也打了或正在打。對吧?另外,聽說美國有的州,4月中旬以後就對18歲以上的成人開放打了,類似drivein.是的吧? 因為現在是複活節期間,比利時又遇到春雪,所以收到好多信息和問候。我們弗拉芒區的兩個有疾病的老人朋友,70歲上,都會在一周以後打,已經通知了。但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04-07 04:08:32)

今天講講新疆 實際上,先要講講美國的身份政治。美國是一片遼闊的土地,全世界懷著希望的人到那裏去試一下身手,如今也一樣,比如矽穀低種姓的印度人,比如華爾街出生不識字的農民家庭的中國人,等等。也因此,美國沒有一個所謂主流的傳統,即新來人雖然也給當地社會帶來新鮮血液,但同時都是新來人自己適應當地的所謂主流傳統。正因為這個特點,美國各族群[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04-03 17:10:40)

今天聊聊隨心所欲 我度假很少進博物館或美術館,因為陽光燦爛的日子,不想進屋。 19年去巴黎,我去火車站那個奧賽博物館和菊園的那個莫奈的博物館。從奧賽那個出來後,我深深地歎了口氣,我老公笑說,是啊,都是過去的東西,壓抑,是吧?不是壓抑,是更喜歡新的創作。後來去了莫奈的那個,把我氣死了:一幫亞洲麵孔的接二連三地在畫前比剪刀手拍照,我連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021-03-09 00:35:28)

我們在度假的時候,真的碰到過英國女王身邊的工作人員,當然不是小人物,類似女王辦公室主任。大家看crown吧?就是那個她後來去問她伯伯溫莎公爵的醜聞的那個人的職位,現在她自己也有一個這樣的人,幫她安排各種事物日程的。我忘記那個職位名稱了,他退休寫了書,做簽名售書和做報告。我記得在比利時家還能找到他名字。 我當時問他,現在自媒體這麽流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