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京戲園

祖宗留下的精粹,不好好地品味一番,也真的說不過去哈 ……
博文


隻有霎時醉中人物,依稀如故,
....慢停好喚月,且來伴我向高寒處
梅蘭芳小楷墨跡(徐國華先生題跋)[66*52厘米;1937年,紙本]
這是民間收藏的一幅梅蘭芳書法遺跡,發黃的稿紙上印證了一代藝術大師的修養與風範。盡管梅蘭芳不是一位書法家,但他的書法小中見大、幹淨利落,氣度非凡,有自己的雍容自信和自如舒巧。
俗話說“小楷鏡心”--既淨心,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_
梅蘭芳先生的聲像作品保留下來的不多,但是,無論中國社會文化和曆史如何被“時代的車輪”碾軋、不管人們的審美審醜品味如何地被“新事物”誤導扭曲,純美的藝術是不會貶值的。梅蘭芳的京劇藝術就是爐火純青的純美藝術,當漢字的音符從他的唱腔中飄逸出來的時候,“時空”不存在了,生命被升華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張火丁京劇個唱票房創奇跡戲迷“狂”過歌迷 新戲不輸舊戲
《鎖麟囊》飾薛湘靈
《春閨夢》飾張氏
《白蛇傳》飾白素貞
《江姐》飾江雪琴
張火丁京劇交響獨唱音樂會視頻4-1
張火丁京劇交響獨唱音樂會視頻4-2
張火丁京劇交響獨唱音樂會視頻4-3
張火丁京劇交響獨唱音樂會視頻4-4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9-05-19 22:36:15)


粉墨春秋張火丁2_1
粉墨春秋張火丁2_2
程派青衣張火丁,生於吉林白城,自幼酷愛京劇,15歲考入天津戲曲學校學習,後成為著名程派藝術家趙榮琛關門弟子,曾獲中國京劇之星、五個一工程表演獎、第十七屆中國戲劇梅花獎,被授予優秀青年專家等稱號。  張火丁行腔低回婉轉,身段優美傳神,唱念做舞俱有大家風範。舞台上光彩照人的她似乎總想躲在生活的最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視頻截圖:張火丁、宋小川主演京劇《梁祝》
觀眾觀後感-:在《梁祝》這場戲裏,特別是火丁出場時的演和唱,無不透露出祝英台男裝出遠門求學時,內柔外剛的魅力。一聲“帶路~~”的亮相,韻味十足,感覺就是一位小生演員的瀟灑倜儻!接下來“別繡閣似籠雀淩空展翅”的唱段清幽明快,在反映主人公當時特定性格的同時,又展示了一段優美動聽的程腔雅韻,特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9-05-11 22:11:12)
原廣州京劇團老演員筱金少山(即劉紹宗)留下一篇文章,現介紹給大家,共同學習。摘要如下:
文章來自藝術中國http://www.artx.cn/
朋友們、愛好者們,我的一點薄意,送給你們參考。吊嗓時要邊走邊唱,就象散步一樣,始終保持著鬆弛自如的姿態。要鬆弛,不要鬆懈,而是外鬆內緊,注意使聲音共鳴保持準確位置,行腔運氣保持長久穩定,不是僅把力量用在喉嚨處,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西皮”和“二黃”本是兩種不同的聲腔,如果從調式、調性、旋律結構、音樂風格等方麵進行詳細的分析,不免有些過於繁難,而使初學者感覺過於複雜,難得要領,產生畏難情緒。那麽,如何既簡便又清楚地區分出“西皮”與“二黃”呢?簡而言之,不妨從京胡的定弦入手。首先有一個感性認識,爾後逐漸深入,再從理性上加以消化,那樣,你就會感到辨別它是如此的輕[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05-11 21:30:19)
京劇常用伴奏樂器:京胡,京二胡,月琴,小快板,大鑼,小鑼...
京胡:用於京劇伴奏的高音二胡。琴筒和琴杆都為竹質,琴筒小。音高、域窄,定弦不固定。音質堅亮,發音剛勁有利,在合奏中有穿透力。京胡大多用於伴奏常腔,在潤腔韻味上與唱腔很貼切,在節奏感和力度上(俗稱“勁頭”)給唱腔以有力的支撐和補充。有時也用於戲曲過門,以陪襯“文常”表演,演[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視頻在新浪的網址:
http://you.video.sina.com.cn/b/8783345-1338039235.html
視頻在土豆的網址: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iCX1omaXvoE
劇情簡介:
《搜孤救孤》,晉趙盾死後,屠岸賈誣其曾弑靈公,請景公殺死其子趙同、趙括、趙朔等。朔娶成公(黑臀)之女莊姬,莊將孤兒帶入宮中躲藏,趙門客程嬰暗將孤兒救回家中。屠再搜不得,下令十日內若不獻出孤兒,即將國中與[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閱讀 ()評論 (0)
[<<]
[16]
[17]
[18]
[19]
[2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