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微風

明月清涼地,佳茗在握時。   淡淡微風起,停杯欲語遲。
個人資料
淡淡微風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博文
日本啊,日本(十五)中國茶道,日本茶道  應該說,中國茶人還是很努力的。  比如說,台灣茶人很努力的在造神。  以前造了普洱茶——如果沒有台灣茶人的種種“努力”,普洱茶絕對不會有現在的位置,但是他們通過種種手法營造出的普洱老茶價值連城的結果,就是他們賺得是盆滿缽滿,至於後麵的一地雞毛,那就不是彈冠相慶者需要考慮的事了。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日本啊,日本(十四)中國茶道,日本茶道   談了那麽多中國日本,也許會有人覺得我在褒日貶中。   確有此意。   宋朝以後,是不是崖山之後無中華可以商榷,但是文化上每況愈下,雖然略有發展變化,卻基本上沒有大的建樹,比起春秋戰國的百家爭鳴,唐宋時期的百花齊放,自然不可同日而語,境界上更是等而下之。   當然日本的很多地方,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日本啊,日本(十三)利休之死  如果沒有日本曆史上堪稱第一迷案的“本能寺之變”,豐臣秀吉怕是永遠沒有機會登頂。  沒有織田信長開拓出的局麵,曆史上連豐臣秀吉這個人名都不會出現。  “超級大魔王”織田信長不死,他會安心在其手下做一個大名。  而千利休,大約也可以安享天年。  然而曆史是不能假設的。  不隻是他們沒想到,以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日本啊,日本(十二)利休之死  回到千利休本身。    千利休不是簡單的茶人,日本的朝堂關係也與中國後來那種純粹的中央集權皇帝與臣子的關係不同,倒是有些像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模式。  千利休出身大阪的富豪之家,不是首富也是前三吧,這給了他學習茶道的先決條件——無財不足以養道,培養一個愛好,尤其是特別花錢的愛好,沒有實力充沛的經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日本啊,日本(十一)利休之死  本來不想談千利休之死了。  畢竟是千古悲劇。  當然,如果沒有這場悲劇,千利休也未必讓我如此推崇,把他排在人類茶人第一,全麵超越陸羽。  不隻是因為他為了茶道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更是他以死詮釋了茶道可以超越生死的境界。    我說千利休超越了陸羽,至少有四個原因:  一,千利休全麵改造建立了一套茶道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日本啊,日本(十)千利休   千利休是日本的茶聖。   在我看來,陸羽算是茶道的肇始者,那個時代的集大成者,繼往開來的大師,但是說聖吧,總覺得差了那麽一點點兒——當然若論關於茶的貢獻與影響力,在中國曆史上找不出第二個,也就是說,陸羽稱第二,就沒有人敢稱第一了,即使寫了“大觀茶論”的宋徽宗也不行。   但是,但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日本啊,日本(九)日本園林  日本園林當然也有很多階段,很多類型。  開始自然是在學習中國模仿中國。  但是,從開始學習,他們就沒有照搬照抄,就有自己的視角與思考,這是一種很厲害的學習方法。  其實直到現在,他們的山水庭院還有濃厚的中國園林的影子,比如潘龍鬆,比如木橋,比如水潭,比如石階。  說實話,我對很多的中國元素沒太多感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日本啊,日本(八)蘇州園林
  中國文化的優缺點是個很麻煩的話題。
  國人不知道怎麽整的,越來越奇怪,凡是負麵的看法與消息,一概不願意聽不願意接受,不管是科學還是曆史,不管是客觀還是主觀——大約與有些人潛移默化的行為模式訓練有關係,不展開了。
  在我的看法裏,中國文化在幾個關鍵處都沒有完成向上一路,而是最終選擇或者導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2)
日本啊,日本(七)蘇州園林,日本園林  談枯山水,免不了要談談園林。  畢竟枯山水也是園林的一種,或者一部分。  其實日本有很多種園林,枯山水隻是其中的一種,當然是我推崇的一種。他們也有普通一些的園林,尤其是那種有石有木有水等等各種中國元素的園林,或者說還處於模仿中國園林或者說非常明顯由中國園林發展出來的那種。  當然還有一種處於[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日本啊,日本(六)枯山水   扯遠了,回到正題,枯山水。   枯山水的奇妙,在於它處於一個奇妙的位置。   它既可以是山水畫的延伸版,也可以是建築的簡約版。   ——我不知道中文世界有沒有人提出,也不知道日本文化裏有沒有這個說法,如果有,就是書有未曾經我讀,大家都是獨立發現者。如果沒有,那就是我第一個提出來,首創,[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
[21]
[22]
[23]
[24]
[2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