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博文
這兩天新聞靜默,我就胡亂寫點兒,反正周末了,可以調整心情放鬆一下。上次發個照片,問了三個人。我當時看到的第一感覺,就是張藝謀邊上那倆好像是Epstein和他的老鴇女友。這倆特征明顯,不難辨認。陳婷邊上那個光線問題有些難認,不過如果打扮一下,至少臉型是舒默的形狀。陰謀論嘛,主要靠懷疑,推測,猜想,以及日後證明。過去的5-6年時間裏,有多少陰謀論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今天要不要從陰謀論開始?看看這個圖片。這兩天中文媒體傳的張藝謀夫婦參加南加大兒子的畢業典禮。當然新聞上還提了奧巴馬。不通過我對奧巴馬沒什麽興趣,倒是對照片中張藝謀左手邊那兩個人和陳婷右手邊那個男的感興趣。大家有沒有覺得這三個人麵熟?猜猜看他們和誰撞臉了?那麽問題來了,這個照片有沒有陰謀論在裏麵?如果有,又能推出什麽陰謀來?我今天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2023-05-15 09:16:24)
大家母親節周末過得好嗎?我這個周末意外卷進一場紛爭,也看清不少身邊人的嘴臉,也算有所得。不過具體事情我就不說了,免得暴露坐標。總之,人越經曆事情,越懂得利用危機。以前說過,現在再說一次,要利用好每一次危機。危機是財富的寶庫。所以那些說越老越怕事的人,可能白活了。回到正題上。周末沒有多少大新聞,那就就著幾個小事情說一下。首先是Trump本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2023-05-12 07:26:05)
周三晚上Trump如約參加了CNN在NH的TownHall。這個不算是新聞,大家也都吐完第一輪的槽了。我看了一下,大家都對那個主持人意見多多。對於這個事情呢,我倒是跟Childers律師的感覺一樣,Trump得到的是他最想要的主持人風格。同時也是因為有這個主持人的行為,讓Trump的這個TownHall進行得非常成功,可以說比他搞三次大規模拉力都要給勁兒。為什麽呢?一個是該主持人繼承了小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9)
(2023-05-10 07:56:20)
按照新聞預告,今天應該有重頭戲。一個是晚上Trump的CNNtownhall,另一個是眾院要釋放拜登家族的權錢交易。反正這兩件事情也跑不掉,等正式消息出台再來評論不遲。今天要說的就是昨天的一個民事法庭判決Trump敗訴,一個老娘們指控Trump90年代逛店時被Trump強奸這麽個案子。這個案子呢,按說你既然是強奸罪,那就應當走刑事法庭,刑事判決後才走民事法庭要求賠償。不過這種[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2023-05-08 06:29:00)
經常跟讀我的博客的網友大概應該已經形成這個想法,就是同一個範疇的事情一段時間密集爆發的話,一定有內在聯係。過去的周末也不例外。三個事情,一個是CDC的主人Walensky突然辭職,她在視頻會議裏眼淚滿天飛。而幾個小時之前WHO的譚德賽總書記以如喪考妣的申請宣布大流行終結。再一個就是FDA召回一款家庭自測盒,說有被感染的危險(事實上所有自測盒都是中國出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首先抱歉,昨天臨時決定出了個遠門,回來已經比較晚了。我大致看了一下,大事情有,不過沒有什麽緊急的事情需要點評。所以就放到今天早上補課。昨天最聳人聽聞的事件應該是克裏姆林宮遭到無人機的襲擊,拒信是刺殺普金。無人機最後在克宮上空被擊落。同一時間澤連斯基立刻發表聲明說跟烏克蘭沒關係,整個歐美也環顧左右言它,沒人出來表示負責。澤連斯基在襲[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8)
(2023-05-01 08:47:34)
周末好像很平靜,所以可以談的不多(我怎麽跟祥林嫂似的,而且似乎盼著出事)。我掐個指按新聞周期算,本周應該不會太平靜。周末一個比較大的事件是FirstRepublicBank被FDIC控製並且拍賣,最後落入JPM的手裏。這個FRB之前被幾個銀行聯手注資過一次,大概是300億。結果沒有挺過一個月。所以這個事情算新聞也不算新聞。不過花個五億買一個浮虧的銀行對於JPM來說應該算是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023-04-28 07:42:22)
又到星期五了。過去的三個星期過得跟打仗一樣,不過好像並沒有耽誤寫博文。這很好,一件事情養成習慣,想打破也不那麽容易。所以,要多養成好習慣。好習慣多了,惡習就自然被排除掉了。本周從周一起大的事件不斷,但是到了周四就基本上趨於平淡了。這個新聞周期看來到了低潮,接下來發酵兩天再出新話題。不過下周的新話題應該已經在路上了,就是佛羅裏達議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023-04-26 07:37:14)
過去一兩年的時間,大家是不是對食品和日常用品漲價超過50%,房子漲價近70%,餐館漲價100%以上,而工資基本停滯不前感到肉痛?這些其實並沒有太離譜。我做項目的行業設備,基本上上3倍起步。3倍起步再加上投資資金的利息上漲,基本上是大項目還沒申請,預留的錢就已經不夠了。結果公司淨出些幺蛾子,就是先給你錢,然後你去組織項目實施。後果就是資金捉襟見肘,[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
[16]
[17]
[18]
[19]
[2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