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大號螞蟻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博文
雨傘下——張愛玲 下大雨,有人打著傘,有人沒帶傘的。沒傘的挨著有傘,鑽到傘底下去躲雨,多少有點掩蔽,可是傘的邊緣滔滔流下水來,反而比外麵的雨更來得凶。擠在傘沿下的人,頭上淋得稀濕。
  當然這是說教式的寓言,意義很明顯:窮人結交富人,往往要賠本。 --------------------------------------------------------------------------------------------------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八十年代自費留學的很少,公派也不多,輾轉留下來的更少。總之,八十年代中美的大背景決定了高技術移民很少。 九十年代由於中國的進一步開放和美國IT業的爆發,輸出輸入都敞開得多,大批高技術移民。以一個1990年到美國的中國留學生為例,以當時的情況來說,本科一畢業就出國的比率極小,一般都是研究生畢業或者工作了兩年之類的。當時二十四五歲。一般都還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就好比天天做飯一家吃,搞了千遍,誰能保證做的飯恰恰吃完而又恰恰吃飽?因為世界是萬變的。能算個大概也就可以了,也隻能算個大概。 耶魯極其偏文,哈佛芝加哥哥大賓大很偏文,普林西北較偏文,斯坦福康奈爾最全麵,麻省伯克利卡耐基密執安較偏理,伊利諾伊極其偏理等等。這些本身就是比較籠統的描述,就已經差別巨大。如果非再要比出個絕對得高低,算什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5-11-18 06:23:18)
有網友感慨沒讓孩子去中國上學是對的。但是另一方麵,中國家長其實也是把中國考試文化帶來美國。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哈佛之類“歧視”亞洲學生也是有根源的。 幾個常見的理由,比如參加新東方式的培訓班啊,從小側重於可以考試的項目啊,性格“興趣”過於集中於理工醫啊等等就不多說了。最近又省悟了一個新的竅門,不禁感慨自己真笨,比精明的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有句老話講,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現代社會不那麽簡單了,但是基本原理其實還是一樣的。 不論哪個時代,不論哪個國家社會民族,不論聰明富有還是愚笨貧窮,基本原理都是一樣的。時間精力情感,可以有量的差別,但是從來就沒有質的差別。也許在不遠的將來,科技的發展可以打破這一切。但是在那之前,還是跑不出這個圈子。如果奮鬥多了,生活一定會差。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5-11-17 06:43:53)
這個早不是或起碼不僅僅是早上學,早跳級,早AP,早上好大學。最最重要的其實是早點明白自己想幹什麽,能幹什麽,愛幹什麽。如果教育能夠促進這些,就是對的好的。否則就是錯的,差的。 在教育普及,知識爆炸的時代,讀書改變命運已經是虛無縹緲的東西。或者起碼是單向的。不讀書,會倒黴。讀書,苟活而已。今天會讀書,其實和古時候會種地是同等地位。拚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世界的迅猛發展,猶如滾滾大河,滔滔海潮。前浪剛剛登高極目,就被後浪拍在了沙灘上。任何人都得不斷學習判斷拚搏才有可能保持前列,甚至才有可能保持生存。今天考試的標準答案,明天可能就荒謬之極。今天閃耀的知識和智慧,明天可能就是爛在地裏的白菜幫子。今天叱吒風雲的公司行業,明天可能就灰飛煙滅。加之人類壽命包括工作壽命的延長,一生一勞永逸的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醫療教育這種天然壟斷性行業都是暴利,或者費用增長遠超過一般的通貨膨脹的。問題是確實存在的。隻不過民主黨大政府的解決方案,比如歐巴醫療,是揚湯止沸。解決問題的關鍵不應該是轉嫁費用,從一個極端跳到另一個極端。而是解決價格不透明,暴利和無謂消耗太多,降低費用。但是既得利益很難啃動。所以都避重就輕欺負老實人。所以都鬧一鬧才有可能擠壓到真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中國是歐美之外唯一一個能夠自我屏蔽並且有足夠的自我市場的。所有的標準,從工業的到娛樂的,都可以分成中國的和世界的。而所有的規則在兩個世界之間看起來是那麽格格不入。但是在各自的世界又都理所當然。 娛樂圈也是如此.歐美的娛樂市場比較更多的是技術競爭。歐美消費群體比較悠閑富裕,環境條件也比較好,文化種族也比較雜,市場分流比較厲害。體育,旅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工科是最可以推的,娛樂界是最不可以推的。 工科的市場需求大,而且崗位待遇差別小。為什麽呢,因為是基本財富的創造,有一個創造,有一個分享。蛋糕和吃貨成正比,相互矛盾小。重複性強,軌跡性強,所以推是有跡可尋的,風險小當然回報也就一般。所以爬藤其實對工科來說意義實在有限。實際上藤校的工科往往還都不怎麽樣。 文科的市場需求也不小,但是崗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91]
[192]
[193]
[194]
[19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