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大號螞蟻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2015-01-16 11:33:45)
爬不爬藤,讀不讀書,體育不體育,社交不社交,等等爭議都是永遠沒有結果的永遠沒有用處的爭議。因為這些爭議都是試圖用簡單來描繪複雜,都是盲人摸象。
人是非常複雜的,社會是非常複雜的。描述和推演這複雜的複雜,就必須先由一套複雜的定位係統。即便是最最簡化的版本也絕非是單維單進製的黑白係統。這種係統隻能定義兩個位置,比用屬相算命的變化都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在中國發財最幹淨也最能被小民達到的就是早生在北上廣,弄幾套房子現在值個幾千萬的。賣了以後到美國消閑。當然還有其它諸多發財的手段,不過就多得講究更多的“緣分”了。不管怎麽說,的確有不少人發財,隻是資產數額趕超美國同學。
但是呢,你讓我跟他們換一下過日子,對不起,決定不去。除了賬麵以外,吃住玩學醫行沒有一樣能趕上美國零頭的。也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第一層的節儉是不奢侈,就是不做不需要的消費,即不浪費。好比開跑車十分鍾上學。目的十,成本十。
第二層的節儉是節約,就是以最小的代價達到需要的消費。好比開小廂車十分鍾上學。目的十,成本五。
第三層的節儉是節省,就是有需要的消費也不消費。寧可騎車半小時上學。目的三,成本三。
第四層的節儉是拮據,就是不足消費。不得不步行一小時上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生在北京,信息關係見識資本都不是一個小小狀元可以平衡的。
比如不需要為戶口發愁而有更多的選擇,不如不比為房子而放棄許多等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為什麽中國總在夜郎自大和崇洋媚外之間跳躍呢,2010年了還在走1870年的路呢。為什麽周邊的日本,韓國,台灣,香港,新加坡都離中國而去呢。為什麽這些老憤們自己都離中國而去了呢?就是因為說一套做一套,隻有情緒沒有邏輯。
中國學生成績好,但是實際能力不如成績,因為隻是擅長和專注於應付考試。這是一個廣泛流傳乃至被接受的觀點。如果你想證明它是錯誤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六十年代以前的華裔受教育水平不高,爬得少,成得少。但是隻要能爬下來,大學也就多元化收了。
六七十年代的台灣留學生留下的少,雖然拔高了一些華裔的水準,但是數量的限製導致影響有限。
八十年代中國大陸的留學生大量增加,基本都留下,子女教育成長後在兩千初到至今的十年左右進入大學。全麵提升了華裔的成績形象。提升至多以至於有過多的嫌疑。導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而在
為什麽吃苦
吃什麽苦
是否必須吃苦
吃苦是否能達到目的
中國
為什麽吃苦,人前顯貴,衣錦還鄉。
吃什麽苦,所有不愛幹的事。
是否必須吃苦,未必。
吃苦是否能達到目的,基本上達不到。民工比農民苦,生活慘。北漂大學畢業不如生在北京。
美國
為什麽吃苦,幸福。
吃什麽苦,不可放縱自己。
是否必須吃苦,差不多。
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美國算是是社會階層流動最好的社會體係了。貴門出貴子的概率依然是寒門出貴子概率的一百倍。中國自古以來,寒門出貴子的有是有,都是些傳奇而已。寒門不出貴子很正常,寒門出了貴子才不正常。所謂寒門出貴子,絕不是說隻有寒門才能出貴子,更不是說寒門必然出貴子,而是說寒門也是有點機會出貴子的。所以別放棄,努力吧。赫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為了生存要推。為了生活不要推。如果非要推的話,一定要推回而千萬不要推進。推回走向錯誤的歧途。而不要推進以為不是歧途的所謂正途。一個時代的正途在下一個時代就很可能是歧途。一個時代的歧途,基本上在下一個時代還是歧途。
如果你走過的是歧途,你又怎麽敢說你指向的未知是正途呢,充其量你隻能告訴後來者別走那條歧途。
即便你走過的是正途,也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絕大多數大學都是堅定支持多元化的。因為好處大大的。善良的動機是衡量人的許多方麵是無法用標準考試來解決的。為了大學的長遠活力必須多元化。邪惡的動機是大學的招生權利當然要掌握在自己手裏,憑什麽交給教育部。教授治校而不是官僚治校黨治校是學術界的根本命根子問題。個別學生你再好再有理,挑戰很多其他學生和絕大多數教授教務勢力,肯定沒戲。七比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91]
[192]
[193]
[194]
[19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