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醫保,剛出門就崩盤了。早在八年前就早有多少人警告過了。結果呢,一意孤行,不撞南牆不回頭,撞了南牆還要撞。大選能不能改變美國?這就是一個典型例子。如果早點走上正確道路,多少人受益。結果八年時間浪費了,還要再浪費四年,八年嗎?是誰活在夢幻中,不食人間煙火呢?
全民醫保想法是好的,但是現實問題是醫保問題的根本是資源遠遠不能滿足需求。[
閱讀全文]
懷疑川普上台也就那樣的同誌們:
你真的這麽認為嗎?那真的要為你感到悲哀了。
有句老話說的好,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川普一任哪怕兩任也不可能徹底改變或者解決什麽。這或許是事實。甚至即便他解決了不少問題,也會有更多的問題跳出來的。人類的曆史就在解決問題中不斷前進發展的。有問題不去嚐試努力解決,得過且過。那麽人類和蛆蟲又有什麽差別呢?
從[
閱讀全文]
行業公司職業專業項目,一旦成熟了標準了,也就沒什麽大的機會了。
爬藤的最根本追求是什麽?過小日子還是翻身?肯定是翻身啊,雖然幾率非常小,也還是比別處多那麽一點不是。要是過小日子,州大穩穩地吃死名校,投入和風險都小得多。那麽去大公司呢,你翻身的機會有多大?基本沒有。鍍一把金,趕快走出去忽悠才是上選。如果你已經是名校出來的,鍍兩層純屬[
閱讀全文]
是急功近利的結果。毀壞縣鎮鄉村,權力經濟集中於少數中心城市,完全背離了改革開放之初的戰略規劃:離土不離鄉,進廠不進城。
核心問題不是城市化是錯誤的,而是都市化是錯誤的。五十萬到五百萬人口的城市是比較適合人類居住要求的城市。一方麵有足夠的人口達到分工負責和公用基本基礎設施的原則上自給自足的要求,另一方麵也不因人口過於擁擠反而導致合作[
閱讀全文]
臉麵,骨架,體質,氣質(言行),整潔,裝飾。前兩者是先天因素,後三者是後天因素。體質是一半一半。先天因素現在也越來越多地有些後天手段去改進,但是效果總體來說還是不好,起不了關鍵作用。但是很大程度上,後天改變的餘地還是很大的,盡量做好些總是好的。人生如戲,全靠演技。外貌還是很重要的。
臉麵這個方麵,西方人有優勢。天然輪廓明朗,比較容[
閱讀全文]
有些心態比較慈悲但同時也不切實際的華人支持AA,出發點是嚴重錯誤的。
本人在一定程度上對AA表示理解,但是也是建立在結果評估基礎上的。就是承認在比較艱難的家庭和社區,達到同樣成績的孩子的實際水平,遠超比較有條件的孩子達到同樣成績的實際水平。所以從培養挑戰未知的未來領袖出發,應該對比較艱難背景的學生給以相對較低的成績要求,從而達到真正錄取[
閱讀全文]
反川普的人唯一的理由就會說,川普不是你們P民們想像的希望的哪個人。
問題是,希拉裏肯定不是哪個人。因為她本來就是當今問題的製造者。
這就好比理想的大學是名校,但是現在隻有州大和社大。所以沒必要證明這個州大其實是有名校實力雲雲。隻需知道社大更糟糕就行了。
比如在AA問題上,川普不一定能徹底清除這個問題,但是希拉裏一定會加深這個問題。一[
閱讀全文]
首先,要搞清楚,這不是一個人對一台電腦的比賽。這是人類對智能的比賽。智能是集合千百年億萬人智慧造出來的集合體。天然地統一團結,而人類天然地鬆散多變鬥爭。一個腦子再聰明,也是幹不過億萬個傻瓜的。何況是億萬個聰明人的集合。所以,人工智能一但建立,起點就不是人類能夠抗衡的。
其次,從進一步發展上看也是如此。人類的創新進化,本質上不是有幾[
閱讀全文]
討論上什麽AP,上什麽EC之類的時候,很多人心裏有意無意地還是把怎麽才能套在藤上當做一個重要的如果不是主要的衡量指標。其實用一套套路去套如何爬藤,本身就是本末倒置。
藤的本質追求就是發現和培養未來的領導人物。而領導人物本身就必須有多樣性的,適應不同的領域和要求,尤其是未知的挑戰的。因而條件和套路也是不禁相同的。每個學校的特長側重也是不同[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