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順差每年是300B刀。這不是說中國從美國賺了300B,恰恰相反,中國是向美國輸送了300B的真正財貨。
但是賬麵上這個不可能持續下去。而且美國人民也決沒有真正還財貨的意思,不會把自己搞成遍地霧霾毒水髒土來還賬的。
但是美國可以讓中國人來共享幹淨的環境和低廉的優質產品。就好比藤校要招一定比例的窮學生,這樣有階層流通才會減少反抗,長治久安。[
閱讀全文]
跟學開車其實差不多。難也不難,但是真正熟練掌握,而且能夠應對多種特殊情況,也必須有足夠的訓練的。
雖然也看個人的性格,年紀,歸根到底要看成熟度。包括性格上的自我控製能力和相關知識技能的擁有程度。
開車,就是考下駕照,像高速,夜路,下城,山路,雪路等也不是可以馬上碰的。
同樣,遠行,也最好是家裏有條件配練過幾次,或者上夏令營等半[
閱讀全文]
否則,全世界的農民工人早就笑傻了。
推勤奮,被勤奮,隻勤奮,就真傻了。
勤奮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
速度乘以時間等於距離,而方向決定了正負。
其中時間近乎恒量。一個人隻要不做吃等死,在做事。廢寢忘食與否,根本遠遠達不到一個量級的差別。而最終的距離(成功)可以是幾個量級差別。所以,速度和方向才是關鍵變量。
可以推不懶惰,但是絕不[
閱讀全文]
不論是跟風學CS,學醫,爬藤,留學,還是被風給驚著了,還是感觸四五十歲沒能威震江湖,其實都大可不必。因為這些都是小聰明。
那麽什麽是大聰明呢?大聰明往往就是不聰明,不聰明往往就是大聰明。
真正的牛蛙,千分之一,萬分之一那種,又有幾個到了四五十歲真正做到威震江湖的呢?千分之一,萬分之一吧。當初被發好人卡不合適的不聰明的,現在威震江湖[
閱讀全文]
爬藤找牛勞工?有可能,有必要嗎?人工智能將解決一切。
未來不是人類教會機器去擁有感情,而是機器幫助人類去解決和消滅感情。
機器人,就是機器向人進化,而人向機器進化的過程。
教養孩子成為奢侈,無用,沒必要和沒環境。婚姻戀愛也都成為浪費時間和低效率。
空即色,色即空。
一切的以為和向往,追求和努力都不存在。享受當下吧。[
閱讀全文]
而小中們偏左也許就是反彈的反彈。大浪淘沙,人生起伏,鴉片戰爭前的爬科舉的心態未嚐和紫檀眾人有什麽差別。人啊,都不可免俗。然而,勿忘初心。
[
閱讀全文]
哪怕是普通蛙教育,更多的糾結和問題應該早已發生在年複一年的各種選擇中。沒有這些具體的糾結,沒有這些一步步的選擇,你的教育和人生就已經大大的有問題。
在這個人類發展大爆炸的時代,選擇實在是太多太多。而有選擇就必然有糾結。因為沒有任何選擇可以絕對保障結果,沒有任何選擇隻有得沒有失,而且絕大部分選擇都很難判斷得失的多少。你是什麽樣的人,[
閱讀全文]
牛不牛的問題,說到底是個投入產出比的問題。真牛蛙的效率高,尤其如果選對了方向,是自己喜好和擅長的,不論搞那個方向都會出日頭地,都會有很大把握進藤。或者就是常說的學習差不多挺好,還拿了大獎的最有把握爬藤路徑。話說回來了,對這種牛蛙,藤也不過是錦上添花。去藤,是給藤麵子,增光彩。這種途徑也是沒什麽套路,沒什麽可以複製的,因為每個人的牛B[
閱讀全文]
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高科技正在也必然從根本上改變人類,包括毀滅人類。
以紮克為代表的樂觀派認為,高科技最終是服務於人類,服從於人類。
以馬斯克為代表的悲觀派認為,人類最終是被高科技所操縱,或者至少為少數控製高科技的人所操縱。
回顧人類曆史,如今的低科技,當年都是高科技,也都從根本上改變和影響了人類,也導致了部分人種的滅絕和幾近滅[
閱讀全文]
畢業以後在家帶孩子十年八年不上班更別說發財,什麽感受,能不能接受。
能,就是為了人生過程上大學。
不能,就是為了人生結果上大學。成功學,勢利眼。
誰更幸福?難說。
[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