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麵幾篇中,分析了信息業,製造業,基建業,能源業,材料業,環保業,服務業,公共服務業等等,普遍存在一種共同的現象,就是絕大大部分的美國人,發達地區的人,都非常眼高手低,好逸惡勞,追求做題,追求YY,指手畫腳,有權主義,卻同時逃避現實,逃避責任。不僅是左派基本上都是這種人,就是右派也大比例是這種費拉。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化大[
閱讀全文]
環保問題說到底是一個階級問題。俗稱吃飽了撐的。中上層為了保障自己生活的品味質量以及長久,才有了環保的要求。乞丐有吃就不錯了,還管什麽地溝油。中餐有肉都是這幾十年來的曆史奇跡,還在乎什麽蒼蠅館,油膩膩的廚房。起碼小資了,才會講求開放式廚房,以及各種就餐環境體驗。環保也是一樣。求生存的人是不會在意環保的。求生活的人才會。這裏也不是簡單[
閱讀全文]
電動車,新能源打得都是環保的旗號。而環保的旗號就是所謂的碳排放,全球變冷變暖總在變的扯淡問題。比如說北美中北部,其實就是幾萬年前冰川衝擊出的平原湖泊。說明北美一度比現在冷得多。那時候德州大雪可能還是常態。同時考古發現,幾萬年前西伯利亞至少蒙古草原曾經暖和得多。可能就是那時候人類能從非洲走到美洲,而後卻ming又斷絕來往的原因。那會走(其[
閱讀全文]
電動車的本質上也隻是所謂綠色能源的一個主要分支。畢竟油動車在控製係統上相比電動車的劣勢,比起電動車在電池上的難度來說還是低很多的。新能源或者綠色能源,主打的還是一個環保概念。炒作了這幾十年後,基本上都被證明是扯淡。其中最扯淡的是風能。空氣比重是很低的,攜帶的能量密度也就不高。想獲得相應的能量,就需要建設更高更大,數量更多的風力塔。[
閱讀全文]
電動車經曆了初期的艱難,最近幾年也的確火了起來。但是這把火近來又溫柔了不少。歸根結底電動車的問題是不接地氣。同樣是引領消費,愛瘋畢竟是打中了消費者沒想到但是確實有用的要點上,徹底淘汰了傳統手機。但是電動車雖然情懷時尚甚至政府不遺餘力地推動,但是取代傳統車的前景遙遙無期。因為說一千道一萬,主流消費者看得還是實用。貪小便宜的,隻買貴的[
閱讀全文]
人類的平均壽命已經達到了八十歲,可工作有四十年。同時人類積累的知識也早已讓學富五車變成了九牛一毛。做題家皓首窮經也隻能是弱水三千隻取一瓢飲。十幾年如一日地爬藤,精致計算的選專業,最終可能都不如章魚保羅來得靠譜。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問題是我們都選擇不準明天的股票,又如何選擇四十年後二十年後的未來呢?
古人其實這方麵更有智慧。古人也許[
閱讀全文]
中產做題家的基本信仰想要一代要比一代強,質量是勝過數量的。所以要從小抓起,培養出藤才,才能出人頭地,才能幸存。否則就會淪落到要飯掃大街,至少是沒有人願意嫁娶,甚至沒有朋友,最終斷子絕孫的下場。
然後恐怖的曆史事實是,做題家才是斷子絕孫最快的。從李白的曾孫輩就論為兩腳羊,到今天都市白左高喊改變世界,卻沒有一個能有愚公移山的豪氣。從[
閱讀全文]
在上文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30528/202402/20141.html中提到,全球化已經導致了從家庭到社區到國家等傳統社會結構的普遍解體。具體到老中,或者中產的最核心價值,子女教育而言,也是非常值得探討的。子女教育到底是為了什麽呢?從高大上講,關係到人類文明的傳承和發展。因為人類文明的縱向積累,最主要的還是靠家庭為主導的教育。雖然工業化以來公共教育已經非常[
閱讀全文]
全球化從長遠來看還是難以避免的。雖然目前在階段性調整中,在去全球化中。其中最主要的矛盾就是美國火車頭,和世界各個車廂之間的互動關係問題。拜登代表的全球化大資本追求的是美國當隊長的第一,美國自己跑得不那麽最快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能領導安排勸說其它隊員,算是管理上的老大。川普代表的本土草根追求的是隊員的第一。美國跑得最快,作出榜樣,跟上[
閱讀全文]
很多年以前,本人發表過一篇《爬藤翻身指南》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30528/201701/8836.html具體細節可能需要與時共進一下。但是基本概念還是在那的。畢竟人類幾千年的文明,也沒有什麽根本性的變化。今年是一個超級大選年。就世界首都美國而言,大家的焦點爭議還是集中在總統選舉上。而對本社區本學區本市本縣本州的事物,往往卻漠不關心不以為然。好像總統選舉能[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