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垮台以後,朝鮮成了孤兒,起碼是後娘養的。幾年幾年的和中國沒什麽高層來往。這其實和文革時期的中國也差不多,內外交困。當時中國要麽向蘇聯服軟接著跟美國死磕,可是從韓戰到越戰,越搞越沒路。要麽向美國服軟,幹蘇聯,小日子過得不錯。直到好日子過久了忘了初心。現在朝鮮的境地也差不多也是這個選擇的關口。
[
閱讀全文]
幾輪交鋒沒白打,很多底都漏了。
朝,準備投降,隻要能保全身家性命很長一段時間。
韓,非常希望朝投降。
美,朝投降很好,但是不投降也不壞,打就是了。
中,非常不希望朝投降,至少不要投降的太容易太快。
朝韓會,韓:降了吧,我保你。不降,我可攔不住美國打你。
朝中會,中:別降,我保你。美國不敢真打的。朝:真打咋辦?中:坐火車來北京,[
閱讀全文]
理工是知識性邏輯性可驗證性很強的個體學習體係。
社會科或者泛泛意義上的文科,更強調的是悟性體驗的環境性很強的學習體係。
所以,理工科出更多的頂尖人才。
泛文科出更多的頂尖人物。
但是,不論是認為文科容易學,還是認為學文科受益無窮,都是嚴重錯誤的。
文科的容易在於文無第一,學到還是僅僅知道,差別巨大而且不足以為外人道。文科的受益無[
閱讀全文]
從本檀話題的頻率,到中國小留的大話,都是繞著藤來的。雖然這兩年形勢趨緩,但是總體而言,大部分家長的本性還是爬藤派。從高中到小學拚得都更厲害。
比如學鋼琴的人雖然不那麽普遍了,但是還在學的都加碼了。考級基本都是必須的,而且考級的年齡也在下降。科技項目的起步年齡也越來越多,小學就熱鬧非凡。各種冷門比賽也痘被刨了出來。各種實習在高中都由[
閱讀全文]
其實就是學習學習方法和學習具體知識。方法再好,最終要應用才有意義。
或者就好比運動員的體能訓練和專業訓練。沒有體能成不了優秀運動員。沒有專業也不是優秀運動員。
所謂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練功不練拳,猶如無舵船。
所以對於素質教育的推崇者,要問一下,什麽時候才進行專業教育?三十以後嗎?
而對於專業教育的提早者,也要問一下,什麽程[
閱讀全文]
首先,什麽是藤?按照傳統定義,肯定不合適。有些藤已經下滑了不少。有些很好的學校又不在列。說是名校吧,很多州大其實也很有名。所以名私校,相對準確一點。拿得出手的,出成績的不超過二十所。
同樣,哪些州大是大家所說的州大。真的隨便一個州大都壓到藤嗎?哪怕州大派也不敢這麽說吧。拿得出手的,也不過三十所左右。
好私校和好公校的比較,才是比的[
閱讀全文]
一爬的名氣和學校條件的確比州大和其他二爬更好。這個毋庸置疑,
但是,能不能爬上去,爬上去的代價是否超過得到的好處,則也必須考慮。
原則上,如果高中每周平均知識類學習時間控製在60小時及以下,保障基本的體育社交娛樂思考等時間的前提下,能爬上一爬的話,當然還是一爬比二爬包括州大更好。
但是如果要犧牲這些“閑散”時間才能爬上去,即便[
閱讀全文]
一會見一會不見就是談的一部分。
談的就是以核換命(金家的命,反正金家也不會在乎其他朝鮮人的命)。就是要談清楚如何查核真棄核,如何保證真保命。
亂扯其他,以談判拖延時間,就不要談了。美國是不會再扯皮三十年的。三年都等不了的。現在的選擇在三胖這邊。要麽在有限的時間內拿出誠意態度來,要麽就等著開打。東拉西扯的耽誤的是三胖的時間。
美國[
閱讀全文]
牌桌上的是中朝,美韓。日俄在旁邊支支招。其他國家都是看客。
朝如果無核,則很可能被韓的壓倒性經濟,常規軍事,民族民主優勢所滲透推翻。而金家為了謀取皇位所帶來的對國家人民的債,難免落個利比亞羅馬尼亞的下場。
為了避免至少推遲這個下場,朝在中的暗中支持下,發展了核武,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且高調威脅美日韓。美日韓也許像朝希望的那樣被嚇阻[
閱讀全文]
既不能一口吃個駱駝,然後三天不吃飯。也不能三天不睡覺,一覺睡三天。每天都要有點時間去鍛煉一下,讀點文書哲社商的書。肌肉精神也要補充也要放鬆。
理工科則相反,屬於快學快用的。三十歲沒啥發明創造,也就沒有了。所以三十以前應該以學習理工為主,當然社會學門類也要保持基本頻率。這樣逐步積累,到三十以後,才是文科厚積薄發的時候。
從這個角度看[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