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博文
(2006-09-01 00:26:31)


經文:主神說: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阿拉法,俄梅戛:是希利尼字母首末二字),是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全能者。啟1:8
一年讀完聖經一次:詩135-136;林前11:17-34
信仰的路是需要有時間來磨練,當然,我也要承認一件事:一個人信主的長短,與他的生命屬靈情形是無法作比較。總是,一個成熟的基督徒的信仰是需要時間來建造的。上帝有祂的時間,以色[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6-09-01 00:21:19)
讀經:腓立比書4章4-13節金句:「上帝……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裏,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腓立比書4章7節)全年讀經:=詩篇135-136篇哥林多前書12章
有一次,我應邀到國外的RBC聖經研習會擔任講員。萬事俱備,隻等拿到簽證即可成行。我曾被拒簽過一次,而時間又不等人。如果我拿不到簽證,我就無法出席這個研習會。而我在那個國家的同工,也必須在最後的一分鍾找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6-08-28 23:07:55)
作者∶查思博牧師他見有兩隻船灣在湖邊,打魚的人卻離開船洗網去了。
路加福音5∶2真奇怪!為什麽打魚的人要洗那還沒打著魚的網?隻因他們放棄了∶“我們整夜勞力,並沒有打著什麽。”你該明白他們心頭的滋味吧!他們一向要魚得魚,但這趟並沒如願以償。耶穌總愛在這時出場,這也是他解開問題症結之時。
首先,耶穌要藉著他們的船來傳道。神的兒女,要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3)
(2006-08-28 23:01:24)

經文:看哪,我要做一件新事;如今要發現,你們豈不知道嗎?我必在曠野開道路,在沙漠開江河。賽43:19
一年讀完聖經一次:詩126-128;林前10:1-13
剛結婚的時候,有段時間我跟師母相隔兩地,那個時候,我在竹南,而她則是在台南,因此,她便常常往返於竹南和台南之間。有一次,我到車站要接師母,火車還沒到達前,我便有機會可以觀察著車站裡的走動的人們,我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6-08-28 22:57:14)

讀經:詩篇17篇1-9節金句:「求你保護我,如同保護眼中的瞳人;將我隱藏在你翅膀的蔭下。」(詩篇17篇8節)全年讀經:詩篇126-128篇哥林多前書10章19-33節
在卡翠納颶風重創美國南部之後,許多流離失所的家庭和居民常被媒體稱為「難民」。有些人覺得這個字眼帶有貶損之意,因此要求媒體記者換一個詞,以免讓人有負麵的想法,最後他們決定采用「撤離者」一詞。平心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經  節:『耶穌背著自己的十字架出來。』(約十九章十七節)有一首詩名叫『換來的十字架』。裏麵講到一疲乏的姊妹,以為她的十字架,一定比別人的更重,所以渴望和別人換一個背背。一天,她做了一個夢,夢中她到了一個地方,在那裏橫著許多十字架-各種形狀不同,大小不同的十字架。有一個小十字架形狀最美麗,上麵鑲嵌著寶石和黃金。這個姊妹一看見就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6-08-28 22:25:34)

經  節:因為有寬大又有功效的門為我開了,並且反對的人也多。(哥林多前書十六章9節)打開事奉大門的同時,反對的勢力也會進入。保羅曾經有許多這種經歷。當他從以弗所寫信給哥林多人時,他正準備決定下一步要去哪裏。他選擇在以弗所多作停留,因為神已經為他打開事奉的門。保羅不管自己得麵對多少敵人,當知道神已經打開事奉的門,他就不準備離開。我們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6-08-28 22:18:40)
經  節:..你們得力在乎平靜安穩..你們卻說,不然,我們要騎馬奔走..(以賽亞書三十章15-16)現代人來去匆匆,席不暇暖,忙得不可開交,的確是生活上的一大缺失。前人在生活上比我們更懂得享受情趣,若想跟古人比,我敢說,我們絕對不是他的對手。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叫現代人腳步放慢,像前人那樣悠然自得,他會一萬個不舒服,講難聽點,還簡直要他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魯益師  不管怎樣,我很明白一個真心願意愛神及愛人的人到頭來會厭惡「宗教」這個詞兒。順帶一提,「宗教」這詞語從未在新約中出現過。紐曼(Newman)在他的講道集中曾說「天堂如同教會,因為在這兩處,同有一個獨一無上的主題─宗教─是被高舉在我們麵前。」這話真令我不寒而慄。他忘了,新耶路撒冷裡是沒有聖殿的。  他實在是以「宗教」代替了神,好像以「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6-08-28 22:10:35)
「你這個人為什麼論斷弟兄呢?又為什麼輕看弟兄呢?因我們都要站在神的台前。」(羅十四10)「惡譃橐?腿A所憎惡,良言乃為純淨。」(箴十五26)「遮掩人過的,尋求人愛;屢次挑錯的,離間密友。」(箴十七9)「總而言之,你們都要同心,彼此體恤,相愛如弟兄,存慈憐謙卑的心。不可以惡報惡,以辱罵還辱罵,倒要祝福;因你們是為此蒙召,好叫你們承受福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21]
[22]
[23]
[24]
[2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