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佛看世界

大千世界,趣聞橫生,細細品嚐,回味無窮。
個人資料
雕塑佛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如果將來中法交戰,你會為誰而戰?”桌子一端,一名戴著貝蕾的法國軍人提問。“我會選擇當逃兵。如果我背叛中國,有一天我也會背叛法國。”桌子另一端,一名20歲出頭的黃皮膚年輕人用流利的法語回答。年輕人的簡曆顯示,他來自中國天津,在法留學四年。  站在旁邊的張明俊不動聲色地笑了。這一幕,和9年前的自己幾乎一模一樣。當時,還是在巴黎諾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文章摘自《宮女談往錄》
斷斷續續和老宮女相處十年的歲月中,她談了不少光緒的事,但都是隻言片語。譬如:光緒膽小,最怕夏天打霹雷,一到下暴雨的時候,門窗都要緊閉,讓太監站在兩旁,自己捂起了耳朵,但他又喜好聽暴雨後,宮裏下水道瀉水的聲音。他常常頂著雨來到禦花園東北角的一個亭子裏,下麵池子裏有個石龍頭,高懸著,後宮的雨水從這個龍頭噴瀉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2010-09-03 02:59:25)

韓愈的《平淮西碑》一字過百元,是既壓王朔,又蓋韓寒這年頭書商俯拾皆是,論出手大方,還數萬榕的老總路金波。眾所周知,路金波給過王朔365萬元的稿酬;還給過韓寒280萬元的版稅,折合一字28塊錢。據說到目前為止,路老板還在給暢銷書作家們支付著動輒幾百萬元的稿費。誰也不能否認,路金波已經在大陸出版界聲名鵲起,但是如果把他撲通一聲扔進曆史長河,卻顯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人說“一碗米養個恩人,一鬥米喂個仇人”,公元1979年之後,相信每一個中國人都能感覺出這句話的分量。
  有些事想起來真讓人啼笑皆非。記得1977年11月,越共中央總書記黎筍還在說:“越南人民永遠不會忘記毛澤東主席情至義盡的講話:‘七億中國人民是越南人民的堅強後盾,遼闊的中國領土是越南人民的可靠後方。’”“越南人民的勝利是與中國共產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樸不花,自小生活在高麗京城(今韓國漢城)。奇洛爾是他的鄰居。他們倆在元文宗至順三年一同被擄掠,並進貢到元都燕京。奇洛爾因其美貌與聰穎升至“第二皇後”。不久,奇洛爾將樸不花調到她的宮內,二人感情可謂“如膠似漆”。
在中國曆史上,曾經出現過一個特殊的群體———太監。不過,這些深居宮廷的太監卻並非都是中國人。近日,一篇有關中國曆史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記錄美國曆史的《光榮與夢想》中曾這樣寫道:“千百萬人隻因像畜生那樣生活,才免於死亡。”這一情景描述的正是美國大蕭條時期的民生狀況。  1932年,約有200萬美國人到處流浪——其中有25萬以上是在16~21歲之間。這些被當時媒體稱為大蕭條時期的“漂泊無依的人”中,有兩手空空的佃農;有因為大旱三年、離鄉背井的農場主;有一大批剛從大學畢業,找不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在我黨曆史上,隱蔽戰線鬥爭一直是對敵鬥爭的一個重要方麵。在白區的上海,黨中央曾經成立特科,令特務與叛徒們聞風喪膽。相對而言,根據地的反特肅奸鬥爭就鮮為人知。在抗日戰爭時期,陝甘寧邊區和黨中央所在地延安,邊區保安處領導保衛人員上演了一出出精彩的反特大戲。
  
邊區保安處“拓荒”
  隱蔽戰線鬥爭一直是受到黨中央重視的。193[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俄國曆史上有一個特殊的詞匯——“韃靼枷鎖”,專指13至16世紀蒙古軍事貴族對俄羅斯的統治。這段刻骨銘心的歲月,使俄國掙脫“韃靼枷鎖”並轉而控製大批蒙古部落後,又以更強硬的手段來對付昔日的征服者。然而當蘇維埃政權乃至俄羅斯民族遇到威脅的時候,卻有數以萬計的蒙古人騎上駿馬,揮舞紅旗,高喊著“為了祖國!為了斯大林!”,一直打到柏林城下。當19[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崇陵是清朝第九代皇帝光緒的墳墓。它是我國最後一座帝陵墓,也是西陵四座帝陵中惟一打開地宮並對外開放的一座。
1938年秋季,一夥不明身份的軍人盜掘了崇陵地宮。傳說,崇陵被盜是當年參加過修建工程的人所為。還有的說是當地一股匪徒所為。崇陵地宮究竟被誰盜劫。我們訪問了當地一位了解內情的高齡老人。他說1938年秋。正是兵荒馬亂之際,日本軍已占領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亞洲藩屬國給明皇室進貢鴉片,叫做“烏香”。暹羅每次給皇帝進貢200斤,皇後100斤。明朝皇帝得到鴉片這樣的春藥,樂不可支。萬曆皇帝30年不上朝,在宮中服食丹藥,丹藥中就有鴉片,起名叫“福壽膏”。他不上朝主要原因是縱欲過度和鴉片的毒癮所致。
錢鍾書《圍城》中,方鴻漸買了愛爾蘭騙子的假博士文憑榮歸家鄉後,家鄉學校就請這位海龜做一場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
[86]
[87]
[88]
[89]
[9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