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中國近代曆史,不能不談湖南;談湖南曆史,不能不談湘軍。湖南在中國曆史上的突出作用,始於湘軍;湖南人才之盛,亦始於湘軍。在此之前,三國時如蔣琬之類人物,湖南不過一二人;唐朝開科取士三百年才有長沙劉蛻中進士,時謂破天荒;到元明之時,人才逐漸增多;但真正聲名鵲起、人才輩出,整個局麵發生根本性的轉變,還是自湘軍崛起之後。然而這就不能不[
閱讀全文]

“爺爺親手辦的那座小學”恢複建成溫氏“教育世家”風貌首次展示
天津曆史名校——北辰區宜興埠鎮的普育學校恢複建成,2008年12月29日,天津市政協主席邢元敏、該校創辦人溫瀛士的次子溫強為新校剪彩。
溫家寶2003年3月在當選國務院總理後,第一次與采訪“兩會”的中外記者見麵,開場說,“我是一個很普通的人。我出生在農村的一個教育世家。我的祖父、父[
閱讀全文]
在台灣情報人員名單中,被捕“兼職台商間諜”的名字或許根本不會被提起。在兩岸持續了半個多世紀的殘酷暗戰中,他們隻是曆史的塵埃。
1994年,林凱因為幫助台灣軍事情報局搜集情報而在大陸被捕,以間諜罪被判刑20年,在大陸福建服刑14年後獲減刑,直到2008年8月底刑滿返台。從25歲到39歲,林凱最精華的人生歲月已在監獄裏消耗殆盡,入獄時家中才3歲和5[
閱讀全文]
訪問:美國《達拉斯時報》編輯陸源,整理:鍾誌林 一度擔任毛澤東「禦筆」、前中央文革風雲人物戚本禹近年深居簡出。他不接見記者,不談政事,不寫往事回憶。美國《達拉斯時報》編輯陸源的父執輩,是戚本禹的好友。前不久,陸源因公務去中國大陸,兩人會見,談及往事。談話中陸源曾就李誌綏寫的《毛澤東私人醫生回憶錄》征詢戚本禹的意見。戚本禹堅[
閱讀全文]
由於法律以及社會觀念影響,大多數男子也並不把自己的“姬妾婢伎”當一回事。----與現代人的平等觀念恰恰相反,假如他們表現得把姬妾平等相待的話,反而會成為人們嘲笑的對象,認為他自甘墮落、沒品沒行。唐朝喬知之愛上了自己的婢妾窈娘,由於她身份低賤,身為官員的喬知之不能娶她為妻,便甘願不婚。結果窈娘被武延嗣強奪,帶著喬知之的情詩投井自盡。武[
閱讀全文]

一個多世紀以來,聳立在自由島上的自由女神銅像已成為美利堅民族和美法人民友誼的象征,永遠表達著美國人民爭取民主、向往自由的崇高理想。女神像的鋼鐵骨架由設計巴黎鐵塔的埃菲爾設計,雕像由法國雕刻家維雷勃杜克設計,並在巴黎完成。法國政府將這一標誌自由的紀念像,作為慶祝美國獨立100周年的禮物贈給美國。自從1886年落成以來,它聳立在紐約港的[
閱讀全文]

50年代,蔣介石參觀軍事演習 50年代,蔣介石參觀軍事演習
50年代,蔣介石參觀軍事演習,戴著墨鏡,手托著臉腮,展露笑容,頗有幾許春風得意;盡管這十年間,台灣海峽仍持續爆發零星的海空戰事,但全麵戰肇的可能性逐漸降低,台灣社會也呈現平穩的發展,國民黨開始把更多的資源轉向經濟發展,“反政大陸”成為純粹的政治口號。由事後公開的照片看來[
閱讀全文]
周恩來作為出色的外交家一生出訪很多,僅出訪蘇聯就達十次之多,特別是1964年11月的第十次,也就是最後一次出訪蘇聯頗為引人注目,因為當時中蘇兩國持續一年多的激烈論戰正在進入高潮,兩個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關係幾近僵化。正在這個時候,蘇共領導集團內部突然發生了重大變故,就是蘇共總書記赫魯曉夫下台了。這時時間為1964年10月16日,當時中共中央剛[
閱讀全文]

使兩位客人感到出乎預料的是,毛澤東談話的主題仍是“鬥爭”。他說:“我們這裏有階級鬥爭,CLASSSTRUGGLE(階級鬥爭)!在人民內部也有鬥爭。共產黨內部也有鬥爭。”1976年是驚心動魄的一年,也是曆史大轉折的開始。這一年的元旦,是毛澤東和周恩來人生中的最後一個新年,而鄧小平則處在與“四人幫”鬥爭的政治漩渦中。毛澤東發表舊詞元旦當天,全國各大報刊都[
閱讀全文]

過去大陸同胞罵蔣介石的,多少也還有點道理;因為他掉了大陸,起碼要負政治責任;如果身為軍政公務人員,在以後多變的時代中,受到許多痛苦,對蔣的不諒解也不是沒有道理的。唯獨有台灣人民不能罵蔣介石,因為台灣不是蔣介石掉的,而是他將台灣收回來。以後又守住台灣,從貧困到“錢掩腳目”,都是蔣奠下的基礎。他鑒於大陸通貨膨脹的痛苦經驗,到大陸危局[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