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澤東讀史,很注意人物的出身和生平遭際,對劉邦這樣的開國皇帝,尤其如此。在毛澤東看來,劉邦的成功,與他出身下層很有關係。他說:劉邦能夠打敗項羽,是因為劉邦和貴族出身的項羽不同,比較熟悉社會生活,了解人民心理。毛澤東在曆次講話中,時對中國曆史上的帝王有所評說。這裏輯錄了一些,供讀者一閱:1、“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商紂王帝辛。1958[
閱讀全文]

炒鱔片、炒馬齒莧、炒雞蛋、炒海帶、燒蘿卜、鐵板裏脊、肉片湯,這7道菜,曾是毛澤東用來招待湖北省委第一書記王任重的,時間為1959年6月24日。番茄、雪菜、炒馬齒莧、燴蘆瓜、燒餅、米飯。這是毛澤東1962年6月10日的早餐食譜。雪菜筍絲、炒海帶、炒馬齒莧、生煸豆芽、湯麵。這是毛澤東1962年7月7日的早餐食譜。在毛澤東的食譜中,無論款待客人,還是日常飲食,最[
閱讀全文]

陳、粟運籌帷幄,精心布陣,及時捕捉戰機。張氏不退反進,主動被圍,幻想“中心開花”1947年3月,蔣介石集中兵力對陝北解放區和山東解放區實施重點進攻,企圖先占領陝北和山東,再占領華北和東北,進而占領全中國。在山東戰場,集重兵40餘萬,由顧祝同坐陣徐州指揮,分別由湯恩伯、王敬久、歐震組成3個機動兵團,沿臨沂至泰安一線,齊頭北進,企圖一舉殲滅華東野[
閱讀全文]
剛剛收到國內傳來的二段笑話。
一、
奧巴馬對胡總書記說,我終於明白了中國文化其實就是吃的文化,比如:崗位叫飯碗,謀生叫糊口;受雇叫混飯,混得好叫吃得開,受人歡迎叫吃香;受到照顧叫吃小灶,花積蓄叫吃老本;占女人便宜叫吃豆腐;男人老是用女人的錢叫吃軟飯;幹活多了叫吃不消;受人傷害叫吃虧,男女嫉妒叫吃醋;猶豫不決叫吃不準;辦事不力[
閱讀全文]
“書記”成為黨中央最高領導的稱謂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開時,全國隻有50多名黨員。人員少,事務少,所以中央隻設由3人組成的中央局,負責人稱為書記。中共二大、三大,雖然選舉了中央執行委員會,中央機構仍是中央局,負責人稱委員長,到四大時改稱總書記。中共一大時,將黨的最高領導人稱為“書記”。“書記”在當時是最小的官職,即“書記官”,用今[
閱讀全文]

趙一荻,人們多稱她趙四小姐。很多女人都會愛上風流少帥,但能沒名沒份地陪伴一個失意的男人度過數十年寂寞幽徒生涯的,隻有趙四小姐。
1927年的張學良
16歲的趙四小姐
這張照片是1947年5月友人莫德惠到井上溫泉時拍攝的。這也是張學良趙一荻在台灣幽禁期間保存下來的幾張最初拍攝的照片之一。日式的建築、藤椅、藤桌、插花……麵對友人,真不知該說什[
閱讀全文]

這就是那張有名的老照片
這是一張老照片。照片上的人衣著入時,可站在照片第三排的一位女子,卻全身赤裸。照片的拍攝地點是20世紀上半葉的上海。照片中的這些人,是上海美術專科學校第17屆西畫係的師生和模特兒。時間雖已過去了半個多世紀,但照片所傳達出的內容,仍然給人帶來衝擊。
1914年,劉海粟在上海美專首次開設人體寫生課,聘到女模特陳曉君,裸[
閱讀全文]
日本皇家陵墓一直被視為神聖不可侵犯,日本宮內廳把日本近900個皇室古墓列為禁地,令考古學家無法探究天皇身世之謎。 許多年來,日本考古學界一直想對天皇家族的古墓進行考古研究,但始終遭到宮內廳的拒絕,理由是“皇室古墓是神聖不可侵犯的禁地”,外人進入將打擾已故天皇靈魂安息。天皇古墓有三大秘密 天皇古墓中到底隱藏著什麽秘密,令考古學[
閱讀全文]

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又簡稱中美技術合作所、中美合作所、中美所等,最常見的稱呼是中美合作所。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和美國軍事情報機構合作建立的戰時跨國情報機構,其目的是中美之間加強軍事情報的合作,共同打擊日本。《中美特種技術合作協定草案》第一條為:“為中美兩國共同對日作戰,組織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簡稱中美所),交換日軍海陸空軍事[
閱讀全文]
古埃及充滿著神秘色彩,除了象征性的古埃及文明是人們所熟知的,比如:金字塔、獅身人麵像等,仍還有一些鮮為人知的事實——為了不讓蒼蠅落在法老王身上,法老王會讓身旁的奴隸赤裸身體,身體塗上蜂蜜;埃及男子和女子都喜歡化妝,喜歡塗綠色或黑色眼影等。1、法老王從不讓別人看到自己的頭發,他總是戴著王冠或者一種叫做“nemes”的飾頭巾,這是一種斑紋色[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