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佛看世界

大千世界,趣聞橫生,細細品嚐,回味無窮。
個人資料
雕塑佛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廣大讀者對中日甲午海戰還是比較熟悉的,但對此前北洋艦隊兩次訪問日本並不是十分了解,實際上北洋艦隊這兩次訪日無論是對清朝海軍還是對日本海軍的發展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清政府認為“日本狡焉思逞,更甚於西洋諸國”,因此對日本十分關注和警惕。北洋水師的締造者北洋大臣李鴻章也認為:“今之所以謀創水師不遺餘力者,大半為製馭日本起見”,為此北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一、公元前3000年左右,埃及金字塔王朝建立,恰與《史記》中所載的中國炎帝、黃帝同時代。兩者俱為東西方文化始源。二、中國孔子與印度釋迦牟尼生於同時代,兩人年齡隻差14歲。一個開創了延續三千餘年的東方傳統文化——儒學,一個創建了世界最大宗教之一——佛教。三、公元632年,李淵、李世民父子統一全國,建立大唐帝國;穆罕默德創建阿拉伯帝國,兩國分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圖:平津戰役總前委林彪、羅榮桓、聶榮臻在一起毛偉人說林彪"你是個娃娃,你懂什麽?"幾歲的娃娃是天真,可愛的;幾十歲的娃娃是弱智,低能的,不可愛了.不過站在人道主義的立場上,我對幾十歲的娃娃還是滿同情的,從來也不會歧視他什麽.曾在網上看到一說,要寫好<聶傳>,先寫好<林傳>.意謂,聶榮臻一生的輝煌時期都與林彪有關,離開了林彪,聶榮[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04-24 13:23:23)

  自從2002年我首先在《書城》上介紹了湖南平江的私塾之後,引起了各方的關注,大小媒體蜂擁而至,據說相關的討論會也開了幾次,出於中國傳媒可以理解的習性,所有的相關報道都好像是身處第一現場的獨家報道,所有的議論都出於自己的獨家發現。在這個小小的熱鬧中,大家對平江私塾的論說,自然是七嘴八舌,說什麽的都有,視私塾為“落後的教育形式”的官[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圖:這是散布在燕下都遺址內的類似“人頭墩”的土丘
“人頭墩”所在地的河北易縣解村村委會主任吳宗田在介紹關於“人頭墩”的傳說(攝於9月27日)。在河北省易縣燕下都遺址城南2.5公裏處,有14個高約10米、直徑達幾十米的圓形夯土墩台,通過對部分墩台的發掘,考古人員發現其中均埋葬著大量人頭骨,距今約有兩千多年。這些人頭骨究竟從何而來?史無記載,研[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康有為是清末維新改良派的主要人物之一。1898年戊戌維新慘遭失敗,“六君子”被屠殺,流血政變後,康有為和梁啟超受到清政府滅族緝殺的通令,流亡異域,四海為家。以後又因保皇、“勤王”,幾次參與複辟活動,與孫中山等革命派水火不相容。康有為輾轉港澳、東南亞等地;1913年回到國內後,也大半托庇上海、青島、大連租界。吳昌碩曾為康有為治印,文曰:“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康有為,字廣廈,廣東南海人,故又稱為“南海先生”。他是中國近代史上“公車上書”和“戊戊變法”的領袖,與其學生梁啟超一起合稱“康梁”。康有為一生,除了政治經曆曲折坎坷以外,在學術上也是建樹頗豐的,其中他的書法藝術和理論對中國書壇的影響就非常大。
  和那個年代的所有知識分子一樣,康有為幼讀詩書,並跟隨祖父習字。直到他三十一歲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644年3月19日晨,崇禎皇帝朱由檢在遣散了三位皇子後含淚下詔,後宮眾妃嬪統統自裁,隨後他持劍巡視後宮,親眼看著皇後和妃嬪們一一自殺,當他巡至壽寧宮時,他最疼愛的年僅16歲的長平公主向他求救,朱由檢突然悲愴的大吼一聲“你為什麽會生在我家”,舉劍刺死了“掌上明珠”,此時,李自成農民軍的喊殺聲由遠及近,翻墨般的黑雲重重地籠罩在紫禁城上空,朱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圖:民初北京漢族無名妓女
  轉眼到了1945年夏天,我進妓院已有半年,成了十四歲的姑娘了。成都的夏天很熱,竹蘭、桐柳,鬱鬱蔥蔥;芍藥、牡丹,紅紅火火。尤其那一池池、一塘塘的出水芙蓉,把成都點綴得秀麗壯美,所以成都被稱為"蓉城"。這半年,我像被養在籠子裏的鳥兒,羽毛漸漸豐滿了,黃皮孱瘦的圓臉變得紅潤白皙,姐姐們說我的臉龐就像門前荷塘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用傾城傾國來形容女人的美貌,看起來似乎有些誇張,其實,喜歡研究曆史的人都知道,這話一點也不誇張。古時候,如果哪個皇帝不小心完蛋了,總要找出個墊背的,好顯得完蛋得有理有據,“不是我的錯,都是她惹的禍”。而這個經常被拋出來墊背的,大多數都是美女,這樣看來,美女果然傾城又傾國。而事實上呢?不用多說了,皇帝是天子,為尊者諱,隻好製造冤假[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
[391]
[392]
[393]
[394]
[39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