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49年,南明永曆皇帝在清軍向西南大舉進攻的情況下,決定派使節向羅馬教皇求援,傳教士卜彌格被委派為全權特使。為使歐洲更為直觀地了解南明朝廷,司禮太臨龐無壽特命年輕官員陳安德攜帶永曆阜帝的親筆信函與卜彌格同行,陳安德遂成為第一個赴歐洲的“中國外交官”。明清易代之際,正是歐洲資產階級革命風起雲湧之時。一些普通的中國人因為某種機緣來到那[
閱讀全文]

鄧麗君下葬全程照
[
閱讀全文]

回到台灣後,這些人因帶著戰俘的標記,長時間受到監控,隻能在社會底層勉強謀生。部分台籍戰俘到日本尋求幫助,幾乎無一例外地遭到了拒絕。一些台籍戰俘長期滯留在日本抗爭,串連散落各地的同伴向日本政府求償,甚至上訴到日本最高法院。2009年8月11日,我國台灣地區原住民籍“立法委員”高金素梅率領台灣原住民“還我祖靈隊”約50人突襲日本靖國神社,高歌安[
閱讀全文]
——同國務院參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座談時的講話(2011年4月14日)溫家寶這次是我擔任總理以來第5次聽取參事、館員們的意見。今天有8位同誌發言,還有6位同誌的書麵發言,也都印發給大家了。這些發言涉及範圍非常廣泛,包括經濟社會發展、科技教育以及文化宗教事務。大家的意見都非常重要,值得我們國務院及有關部門認真研究,還是這句話:“知者盡言,國家之[
閱讀全文]
16世紀至18世紀,葡萄牙、西班牙、荷蘭和英國等西方殖民者不斷向東方擴張,侵略騷擾中國沿海省份,燒殺搶掠,罪大惡極。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暴行,不僅激起了中國愛國軍民的憤怒和抗擊。在抗擊西方殖民者的鬥爭中,海盜首領施和、林鳳、鄭芝龍與鄭一嫂、石氏等,也先後率領部眾投入戰鬥,並曾打敗了西方殖民者,揚威海上。施和、林鳳:先後打垮“佛郎機”《明[
閱讀全文]
一九七一年九月二十一日在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的演講
楊振寧
主持人的話
亞洲研習會、拉丁美洲研習會和石溪國際藝術會聯合舉辦一係列關於亞洲、拉丁美洲及非洲的演講和電影項目。今天晚上,我們很榮幸地請到楊振寧教授替我們主持第一個演講。楊教授是諾貝爾獎金得獎者,是石溪大學阿爾拔.愛恩斯坦講座教授。關於楊教授,這裏不必[
閱讀全文]

關露很快利用恩人姐姐的身份,打入76號魔窟。30多歲的關露看起來很顯年輕,個子很高,很善於與人周旋。李士群夫婦對關露很有好感,每月都送她200元錢,把她完全當成自己人。關露將李士群的想法匯報給接頭人潘漢年,終於將李士群成功策反。在三十年代的舊上海,關露與張愛玲、丁玲齊名,是三大才女之一。她不僅詩寫得好,小說散文也不錯。電影《十字街頭》的[
閱讀全文]

開國女少將——李貞
開國唯一女將軍親密夫妻在離婚書上簽了字/終身未育卻子孫滿堂/“集體宿舍”度晚年1931年7月,張啟龍奉蘇區中央局的指示,離開湘東特委,前往湘贛蘇區參加組建中共湘贛省委,並任省委常委兼省蘇維埃政府副主席。李貞隨張啟龍來到湘贛蘇區,任省婦委書記兼婦女生活改善委員會主任,專職從事婦女工作。就在李貞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的時候[
閱讀全文]

卜算子疏枝立寒窗,
笑在百花前。
奈何笑容難為久,
春來反凋殘。
殘固不堪殘,
何須自尋煩?
花落自有花開日,
蓄芳待來年。
看到這首詩,我們且不論作者何人,就能夠看出寫詩人的心境。特別是“奈何笑容難為久,春來反凋殘。”這兩句,性情所至,把一種鬱悶的心情刻畫的淋漓盡致,我們甚至能夠想象到作者寫詩時目定唇翕,麵作青色這[
閱讀全文]

徐景賢
73歲徐景賢最終還是沒邁過這個坎。2005年張春橋和姚文元相繼過世,“文革”期間在上海灘權勢僅次於二人的“徐老三”———原中共十屆中央委員、中共上海市委書記、上海市革命委員會副主任徐景賢於2007年10月31日夜在上海去世,終年73。身後留有一本記述他“文革”10年榮光與夢魘的回憶錄《十年一夢》。其“四人幫”之“走狗”、“打手”之名未及“蓋棺[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