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勞倫斯河畔的百合

一群蒙特利爾的文學愛好者共同創作和編輯的百人博客。
博文

當你每一天用愉快的心情去看這個世界時,你會發現,即使是窗前屋後的那幾枝普普通通的花,也會分外美麗!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早到的AL在讀著他的TheMagicSchoolBus)
(孫老師在那兒看著學生名單,桌子上攤滿了孩子們的漢語名字標簽.)
(我從教室的門外用我的照相機記錄了兒子一年級的第一堂課的情景)
今天早上,AL問,“媽媽,今天周六,是不是不用去學校了?我可以和Natasha玩一天了。”
我告訴他說,“你今天下午要去中文學校。今天嘉華中文學校開學的第一天。”
前兩天,AL的數學老師孫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誌遠的第一堂課可以說是非常的成功。他講的第一課是朱自清的散文“春”,隨著他的鏗鏘有力的朗朗讀書聲,“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長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那些淘小子竟然聽得非常入神,竟然沒人起來鬧事,這讓李校長非常興奮也非常驚詫。
實際上,誌遠比班上的幾[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七天七夜
思念綿延
如何回到有你的從前
舉頭望月
不見飛雁
唯有大漠絲絲嫋嫋炊煙
鳳舞長街
劍斬琴弦
那一年世界風雲突變
碧波萬丈
千山有雪
是誰將晴空化為魔劫
古城池下
烽火連天
風中見你揚起堅定的臉
劍鋒走處
一往無前
區區沙塵怎能遮你雙眼
滾滾黃土
血浪滔天
除了風我什麽都聽不見
頃刻之間
旌鼓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不知道你是否有過同樣的感覺?讀一個好的博客就如同讀一本好書,使人心曠神怡,讓人不忍釋手。在如此現代化的今天,我們是何等的幸運地擁有博客這一電子工具!博客既是圖文並茂,又是聲色並行。盡管不是每一個博客都出自於名家之手,但每一個博客都體現了每一位博主的用心良苦和別具匠心。
當你在工作生活閑暇之餘,打開這每一個各具特色的博客,你也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晚上睡得不好,噩夢無數。一覺醒來,已日上三竿。換上短褲,決定出去散步。剛拐進沙灘邊的小路,就看見昨天借計算器的女孩正坐在椅子上換鞋。這幾個月來,頭一次看見有同學也住在這附近。她抬頭看到我,點了一下頭,“早。”拎著單輪旱冰鞋走了過來說:“我知道你叫玉音,我是海倫。你住在白芮夫人家?”我點了點頭,問:“你怎麽知道我的名字的?”
“你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星期一是勞動節。也是蒙特利爾電影節的最後一天。陪著老媽去看了中國參賽的紀錄片“又見梅蘭芳”。電影是早上10點的,我8點就起床梳洗,9點45分趕到市中心的電影院,買了票,進入放映室,我有些意外,本以為這樣的京劇的紀錄片,自然多是華人來看,裏麵零散座了一些人,大多是老外,隻有一對華人老夫婦。
等了10分鍾,電影開始了,片頭是一樹梅花與京劇念[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來蒙特利爾八餘載,常常聽到各色皮膚的外國人稱讚我們華人勤奮,好學,聰明,並有很高的教育背景,心裏美滋滋的。因為身為中國人的我,總以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而感到驕傲。就連出生在加拿大的兒子也常常對別人說,他是一個中國人。在2005年和老公帶著不到四歲的兒子第一次回國探望父母時,有一位中國的朋友和兒子開玩笑說:“小家夥,你是加拿大人,為什麽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念高中的依凡比念初中時的依凡要開朗許多,這可能是兩年來誌遠所帶來的潛移默化的影響。
依凡念初二時,依凡所在的七峰林場子弟學校來了一位年輕英俊的語文教師。他的名字叫何誌遠。誌遠的家也住在同一林場裏。隻是誌遠家住在林場東頭,而依凡家住在林場西頭。那年,誌遠十九歲。盡管誌遠他中專畢業後可以留再大城市,但他卻為照顧父母和兄弟姐妹,他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高一開學的前一天,在九月,天高而且氣爽。學校的操場上站了好多人,這裏麵有許多是新生和新生的家長。大家都在看著教學樓牆壁上的班級名單。依凡和其他五十多名學生被分到了三班。聽老師和家長們在議論著說,依凡的班上有一位成績極為出色的男孩,名字叫偉倫。
依凡的爸爸林朗說,“很好嗎,和成績最好的孩子在一班,看樣子一定是一個好班了。”還叮囑著依[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