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平詩稿

一鶴排雲上,詩情到碧霄
個人資料
博文
(2007-08-06 13:28:41)

胡風,湖北人。一九四九年前是左翼文化的重要人物,曾多次擔任共產黨和魯迅的聯絡橋梁。胡風與周恩來相交甚篤。周曾多次委胡已重任,並出資讓他辦雜誌“七月”,也曾安排他去香港以躲避國民黨的追捕。和魯迅一樣,胡風與周揚等正統左聯領導不合,因而新中國成立後未被重用。後來周恩來找他談過一次話,鼓勵他寫個報告,談談對文藝的看法。他寫了,文章後來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其一,海德堡古堡
古堡殘垣染夕陽,
當年鏖戰費評章,
後山飛彈破宮牆。(1)對岸哲人猶有路;(2)
舊時詩侶未成雙。(3)
臨江遙想意茫茫。注(1)。1689年與法國爭領地繼承權,海德堡守軍自持前有納卡河,後有高山,固若金湯。法軍屢攻不下,後悄悄將大炮扛上後山,猛攻後院,終於得手。其中一炮將炮樓攔腰炸落,殘骸猶在。
(2)。古堡對岸有“哲人之路”,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7-07-25 09:00:42)
佳人才子滿詩台﹐
新作如雲片片來。
愧我苦吟眉欲鎖﹔
驚渠立就臆長開。
撚莖豈懼華千髮﹔
泣血何妨下九埃。
一曲未平難作和﹐
清貧自守在蒿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07-19 14:31:51)
滂沱秋雨送高堂,
欲慰愁懷語半僵。
難耐將離悲不得,
慈親已是淚千行!
---------------------------此詩貼出後,蒙有緣兄盛情,逐句評點,評得簡明,扼要,句句中的。深感有緣兄同此情懷,特存此文,並表謝意。下為有緣兄評點全文:滂沱秋雨送高堂,
第一句白描,交代了送別時的背景。句中的雨,兼有留戀(不忍別)和傷感之意。欲慰愁懷語半僵。
每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07-17 11:41:07)
閑時常愛逛詩台,
每見新詞出黛釵。
紅粉多情悲有淚;
青衫屬意恐無才。
楓搖袖拂迷人眼;
玉瑞冰瑩動愫懷。
難得詩腸清似雨,
饒君三誦洗塵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07-07-13 12:26:17)
在詩詞欣賞欄裏聽了幾次藤帥的詩朗誦,因喜歡,又走訪了他的博客,聽了其他的,結論是一個字:好。詩朗誦得好不容易,不僅發音要準,更重要的是把握每個詞句的輕重緩急抑揚頓挫,而這又取決於朗誦者對詩作的體會。隻有領會得準確,才能表達準確,展現出詩的精髓和風骨。在這一點上,藤帥難能可貴。我自幼愛聽詩朗誦。記得在小學時,家貧買不起電子管收音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過明孝陵》
古道森森樹滿栽,
風蕭葉落撲人來。
青苔石馬神猶健;
衰草陵牆勢半摧。
壁鏤華章誇偉業;
山餘荒壘掩殘骸。
同行有問興亡感,
笑指江潮把路開。《謁中山陵》
莽莽鍾山下,
先生臥此中。
玉階輝白日;
陵宇壯晴空。
史炳王朝滅;
恨虧天下公。
《共和》猶禁演,
歎息在西風!
(史炳句原為清廷滅,依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餘學詩從七絕始。至今未工,然喜愛不減。曾自選唐人七絕一百首,給初學詩的親戚朋友參考。成稿時隻有詩作者的名字,沒有標題,因我吟詩向不留意標題。上海嘉定的王迪女士(清代史學家王鳴盛後代),見而喜之,幫我添了標題,校正了幾處謬誤,並作為她學校文學愛好者的活動材料而使用過。入選的大都是我喜歡的,曉暢而有詩意的作品,並兼顧各種風格和手法。因主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沁園春(賀兒得博士學位)孩子十二歲離開中國,在國外從初中讀到大學,後研究蛋白質結構,得博士學位。寄我論文一本,讀後作以賀。五載光陰,
青壯胸懷,
錦繡文章。
看尋幽探秘,
針穿線引;
推陳立說,
箭搭弓張。
文解螺旋,
圖呈折疊,(1)
蛋白乾坤氣萬方。
實堪慰,
更移燈把卷,
細細端詳。漫言異國風霜。
借礪石磨成珠玉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7-06-11 11:48:24)
兒時,午睡醒了躺在床上賣懶。讀初中的大哥已起來了,正在背語文。那是一首詞:“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大哥背了一遍又一遍,我眼望著窗外明晃晃的藍天,也聽了一回又一回。後來大哥背熟了,我也聽熟了。我那時還小,沒有開竅,但仍然覺得這詞好。什麽“望神州”“滿眼風光”“千古興亡”,還有下半闋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
[56]
[57]
[58]
[59]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