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博文
(2009-01-29 02:39:06)


釋星雲(1927年-),俗名李國深,農曆七月廿二日出生,江蘇江都人,其信徒常稱之為星雲大師。
十二歲時,在南京市棲霞山出家。曾在棲霞律學院、焦山佛學院等處參修佛法。曆經戰亂年代,1948年春天,來到台灣,曾被誣為匪諜,與慈航法師等人遭到逮捕,下獄二十三天。經孫立人夫人張清揚擔保出獄。來到台灣以後,最初在中壢圓光寺修行。1967年,開創佛光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01-29 02:16:24)


釋聖嚴-維基百科  聖嚴法師極力推動「人間淨土」的觀念,也積極支持生命教育的推動。(照片由聖嚴法師提供)聖嚴法師小檔案
1930年生於江蘇省南通縣
1944年在南通縣狼山出家
1975年獲得日本立正大學文學博士
1977年擔任中華佛教文化館館長
1978年擔任中國文化學院教授
1985年擔任中華佛學研究所所長
1992年擔任法鼓山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兼執行長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01-28 13:20:44)
1、南無多寶如來:消滅一切貧窮果報,使人捨貪心。或想事業興隆可常念。2、南無寶勝如來:眾生聽到此句佛名會遠離三惡道。3、南無妙色身如來:看見鬼道眾生因業力而外貌呈現恐怖時,當下稱念此佛名號,眾生會立即變成有如天人一般莊嚴。4、南無廣博身如來:鬼道眾生基於業力無法開喉,吃食物不是變火焰就是變膿血,聽到此句佛名就會幫他開喉。5、南無甘露王如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文章原地址:http://bbs.guoxue.com/viewthread.php?tid=438710&extra=page%3D1
  印度的宗教哲學,由《吠陀》經典到《淨行書》,再變而為《奧義書》,探討宇宙人生的態度與方法,愈來愈加嚴密,內容也逐漸充實而包含廣博,但《奧義書》的思想,矛盾百出,仍然不能擺脫婆羅門教的範圍。求真的精神,也是人類潛在的根性,於是從宗教哲學脫穎而出、自求真諦的各派哲學,當釋迦[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9-01-28 13:14:12)
「心念耳聞」是唸佛唸咒不可顛覆的總原則。
  《楞嚴經》中,觀世音菩薩針對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的具體根性,指出了這種修法是最合適的教法,修行人不可不忘。(當然,淨宗提倡大勢至菩薩的「都攝六根」法,則是更將這個原則引伸到了極處!)唸佛唸咒的具體方法有很多,形式雖不一,但「心念耳聞」是總的原則。元音老人開示:「打坐持咒,心念耳聞。這是修[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01-28 13:12:29)
在世俗社會分貧富貴賤,隻要走進佛門來,就沒有高下的分別,無論是貧是富,是貴是賤,一律以慈悲心,平等地對待,生生世世要廣結眾生緣,這樣,我們在成佛度眾的過程中,才會有殊勝的因緣。不要說眾生有善有惡,一切的善惡都是我們的分別,如果真正會修行的人,一切眾生都是我們的善知識。

凡所有相都是虛妄,一切唯心造,彌陀經中所述西方極樂世界有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正信希有分第六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雲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大乘正宗分第三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佛告訴須菩提說:「諸菩薩、摩訶薩等應按照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無得無說分第七「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佛說:「須菩提!你認為我已得無上正等正覺的菩提嗎?你認為我有說一定之法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21]
[22]
[23]
[24]
[2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