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侯博客專欄

楊建侯藝術生涯簡介,創作作品展示等...
博文
(2004-03-21 22:00:48)

《老年周報》1989年05月06日第四版 特寫《留得清氣滿乾坤》—記著名書畫家楊建侯教授  吳起秀 (《老年周報》1989年05月06日第四版)(摘錄)   當今中國畫壇,公認有三大畫梅高手,一位是嶺南關山月,一位是山東於希寧,另一位當推南師大美術係楊建侯教授。   楊教授生於無錫,自小隨父當木工,雖無淵源家學,但對藝術天賦敏感。父母節衣縮食,送他進[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江蘇郵電報》1986年04月26日第版 特寫《郵票〈解放南京〉的誕生》蔣同偉 紀念郵票“紀41”《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三十周年》的第四枚的題名是《解放南京》。畫麵展現了具有曆史意義的場麵中國人民解放軍指戰員和南京各界人士在國民黨總統府門前歡慶解放。 在南京解放37周年前夕,我和女兒拜訪了《解放南京》的作者楊建侯教授。楊老今年已76歲,在南京大學美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江蘇廣播電視報》1985年05月第版 特寫《外師造化 中得心源》—訪著名畫家楊建侯 報導  電台“文化與生活”節目將廣播訪問記,介紹楊建侯教授。時間:5月20日①19:20;21日①11:00,②18:00。歡迎大家到時收聽。 刊照楊建侯教授在作畫 你欣賞過油畫《解放南京》嗎?那是一幅難得的藝術珍品。油畫的作者就是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4-03-21 21:57:39)

《江蘇廣播電視報》1985-3第二版 預告《在潤澤的土地上》—記楊建侯教授 21:30文化生活:在潤澤的土地上記楊建侯教授 《南京廣播電視報》1985年01月05日出版第一版 報導《在潤澤的土地上》攝製花絮  王萍 全文已錄在《紀念楊建侯教授文紮拾遺》—一—12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匯總報刊複印件:(摘錄未曾獨立立檔的部分) 《揚子晚報》1989年06月24日第三版 刊畫《墨竹》(九尺); 特寫《高風可仰》—訪80壽翁楊建侯教授 王海燕 早就知道南師大有個楊建侯,知道他早在五、六十年代就以兼擅國畫、油畫揚名海內外;也早聽說今年是他八十大壽,他的門生和南師大美術係通力合作,發起了紀念文集征文活動。今日始得往訪。 見到眼前這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周未》1989年08月19日第四版 刊照 楊建侯教授和夫人薑秀珊在《群雁來歸》畫前。 劉寧生攝 特寫《“建侯生命”失而複得記》(群雁來歸)吳起秀; 《“建侯生命”失而複得記》吳起秀《周未》1989年08月19日第四版   在著名畫家和美術教育家楊建侯教授80壽辰畫展揭幕式上,名流嘉賓盛讚楊老人品畫品之時,老畫家布衣如常,神情淡泊,顫巍巍走到一張巨幅國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周未》1986-08-30第四版 《全國最大的〈迎春圖〉問世》沈新 著名畫家楊建侯最近在南京丁山賓館為梅花廳創作了一幅巨畫《迎春圖》。據有關人士評價:畫梅花以丈六匹宣已屬少見,楊老此畫竟是兩丈匹宣再加四尺,國內未曾有過。 楊老擅長畫梅,他和廣東關山月、山東於希寧並列,被譽為“中國三枝梅”。他的梅花強調層次,虛實對比強烈,一改舊文人冷落孤寂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周未》1986-07-19第四版 《從懶貓圖》到《立馬圖》沈文 楊建侯先生有幅徐悲鴻贈送的《立馬圖》,它掛在潔白的牆上,常常會引起老人無盡的思念。 楊老是無錫荷葉村一個木匠的兒子,生性靦腆。可是,當他十九歲那年偶然在一份雜誌上看到徐悲鴻的素描,立即激動起來,瞞著家人,帶上作品,偷偷登上火車去找徐悲鴻。 在南京中央大學藝術係門前,他又膽怯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4-03-21 21:36:19)

《周未》1985-12-21第一版 刊照楊建侯與蔣秀珊; 介紹《楊建侯與蔣秀珊》許金華供稿 楊建侯與蔣秀珊 楊建侯,現年七十五歲,著名畫家,南師美術係教授。夫人蔣秀珊,六十八歲,南師附中外語教師。兩人均畢業於國立中央大學。一九四五年秋結為伉儷,為他們證婚的是藝術大師徐悲鴻。許金華供稿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南京日報》1985年01月22日第版 特寫《老畫家參觀犯人畫展》王海利 孫雲龍  《老畫家參觀犯人畫展》王海利 孫雲龍 南京日報1985年01月22日   十九日下午,石佛寺的省勞改十一支隊俱樂部布置一新,該隊犯人“迎風書畫展”在這裏展出。隻聽門口一聲汽車喇叭響,風塵仆仆地走進來一位老人,原來是著名老畫家、南京師範大學美術係教授楊建侯。他是這個書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