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奇古怪》 360CM X 97CM
在1963年同名掃描作品《清奇古怪》基礎上用國畫傳統技法創作完成。
原作素描《清奇古怪》係作者與1963年11月與湖北藝術學院孫保昌去江蘇蘇州、常州一帶寫生的作品。
江蘇吳縣境內有座司徒廟。廟裏有古柏四株,相傳是東漢大司徒鄧禹隱居於此時手植,已有一千九百多年曆史。經過雷擊,樹形顯得蟠曲奇特。清高宗南巡時駕臨欣賞,分別命名為“清、奇、古、怪”。‘清’者,碧鬱蒼翠,挺拔清秀;‘奇’者,主幹折裂,一空其腹;‘古’者,紋理紆繞,固樸蒼勁;‘怪’者,臥地三曲,狀如蛟龍。作者來此寫生時見此樹極有特色,乃繪之。該作品也是作者在素描的技能表現上研究和探討運用新的表現方法之作,融合了他多年來對自然景物表現方法的素描經驗和技能。這幅作品是僅作為專門研究素描表現自然景物,對於植物的茂盛生長的表現方法的研究材料。該作品因獨到的表現技法而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成為獨立的藝術品並成為作者素描的典型突出代表作之一。該作品在文革初期被抄家抄沒,文革後期為作者在學校的亂紙堆中發現,幸得已保存下來。
該素描作品在1964年初於常熟、無錫兩地先後舉行匯報展覽。
1964年參加省美術館主辦的蘇、常、錫寫生觀摹展覽。
1981年在美術館展出,同年在江蘇畫刊專版介紹;收入《楊建侯素描選》。
晚年,楊建侯教授蒙生將自己往年大量的素描作品用中國傳統繪畫形式表現出來的想法,此作品即是產物。作品於1989年6月在江蘇省美術館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