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鶩者。。。

其鳴無聲,其飛不能高遠,日沉浮於鷗鷺之間,而默以自容。
個人資料
博文
(2008-08-15 16:02:17)


依我這個外行看,這幾件瓷盤,不是古董,是真品,是不是值得收藏,還是聽聽行家的意見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08-15 14:39:39)
台灣巡撫唐景菘,自幼家貧,兄弟三人,其下還有兩個弟弟,一個叫景崇,一個叫景嵐,據說唐景崧在幼年時即沒有了母親,由於家中實在太窮,衣服破了也無法縫補,隻好用紗線綁往破洞繼續穿。清貧的生活,磨煉了少年唐景崧具有一種不屈不撓的意誌和一種堅忍向上的性格,這種意誌和性格影響了他的人生之路,成為他在他的前半生中奮進與成功的主要動力。
唐景崧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每年春天,老公看到我在庭院裏咬牙切齒地開荒種地,總要打擊我的積極性:好好的院子裏冒出塊兒菜地,就好比新衣服上貼了塊補丁.慘不忍睹.他說他的,我補我的,一年複一年.
和往年一樣,黃瓜長出來了,但是不夠茁壯,不知什麽原因。。
貓咪們很陶醉於黃瓜地邊的風景.
見縫就補,攀"deck"而上的豆角和葫蘆.
露台上,葫蘆豆角扯不清.
你靠著我,我靠著你,[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這張照片,攝於1956年,前排左起,大姐,爺爺,哥哥,二姐,後排右起,爸爸,大姑媽,媽媽,婷表姐(大姑媽的二女兒)。1965年,大姐考上天津大學,這張照片跟隨大姐去了天津,才得以保存至今。
右二這位女士,是徐世昌的外甥女,五祖父孝貽公的姚夫人。這是五祖母和徐姚兩家的女兒們在一起所拍照的。攝於上個世紀二十年代初。
半塘老人的兩位堂侄王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08-08-12 21:48:12)


這些都是老公淘來的“心愛之物”,被老公當作“寶貝”。這兩天老公忙著看奧運比賽,'寶物"監管的力度強度,大不如從前,讓我有機可乘,拍了幾張片片,秀秀。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08-12 21:32:52)

一副先高祖父半塘老人原創,姑媽轉貼的對子:二侄索字珠繩經月地,瑤簡動星問戊戌二月半塘老人集句
姑媽曾跟隨王海濤先生學畫,對書法也很感興趣。
下邊這隻瓷瓶,是一位親戚長輩送給我的。我不懂得鑒定,但我懂得情誼,懂得珍惜,所以在我眼裏,這就是珍品了。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半塘老人的孫子王序柯,字雲樵,(右一)和同學張家姑表弟攝於北京。其時,兩人同就讀於清華大學法政學院。我分別稱呼他們:爺爺,表叔公。
照片裏的這位青年,是半塘老人的第五個孫子王序梅,字孝貽。該照片由好友保存並題字,若幹年後才輾轉回贈“孝貽仁兄”。我的五祖父孝貽公,1981年去世,享年86周歲。
半塘老人的雙胞胎孫子王序楓(字季丹)(右[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08-12 14:40:57)


1898年,50歲的半塘老人,手撚胡須的姿勢,和半塘老人自畫像一致。
半塘之子,王郮zhou(字以南),北洋政府期間,任開封河務局局長。
半塘愛女,適浙江餘姓。本照片攝於1940年代。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和婆婆共同生活至今,比較婆婆媽媽為人處事的風格,不難看出,門戶對個人性格性情的形成,所產生的影響,很有限。
“如果這些孩子生在別人家...”“他們自己就長成這樣了。。。“
77年恢複高考那一年,婆婆的五個孩子中有四個上了大學,這在當地引起了一陣小轟動.婆婆畢業於師範學校,從第一個孩子出生後,因為家裏沒有老人來幫忙,缺乏經驗和正確的指導,小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半塘詞[醉花吟]
姬人抱賢,嗜詠宋元人小詞,夏夜燈火不可親.偃臥北窗,今回還循詠,時複入聽,因迎涼幽致也.
臥聽清吟消篆縷.抵得紅簫否.香挹素馨微,方麴疏簾,不辨涼生處.
老懶心情渾漫與.剩訂花間譜.學道未應妨,笑問維摩,可是朝華誤.
[玉漏遲]
中秋,雨中扶病,視姬人抱賢拜月
月和人意懶。風疏雨細,助將淒婉。小室吟香,靜倚銅荷慵剪。一樣良宵輕擲,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26]
[27]
[28]
[29]
[3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