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鶩者。。。

其鳴無聲,其飛不能高遠,日沉浮於鷗鷺之間,而默以自容。
個人資料
博文
(2008-09-27 04:36:01)
一抹斜陽殘照裏,半塘遺夢有誰知。
墳前但見寒鴉叫,破布猩紅扯大旗。
***************
附文一則:

秋深的黃昏,桂林東郊半塘育才小學的操場上,雖沒有枯藤老樹昏鴉,但一抹夕陽灑在雜草叢生的半塘墓前,還是令人想起半塘老人的“對蒼煙落日,似聞悲吒”和“夕陽山影自蕭森”來。而最讓人稀噓的,這墳裏躺的竟是晚清四大詞人之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8-09-27 04:32:25)
[鷓鴣天.詠燭]
五百韶光雨雪頻,輕煙惆悵漢宮春。
支應憔悴銑床地,消瘦觀書老去身。
花影暗,淚痕新,郢書燕說向誰陳?
不值餘蠟堆多少,孤注曾無一擲人。
這首詞,從詠燭引出“郢書燕說”的典故。意思是說,縱使我有治國安邦的好主張,又能向誰去陳說呢?在此之前的甲午戰爭期間,半塘老人曾多次上書,主張抗敵拒和,1896年又曾上書光緒帝,勸其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姓名:王鵬運又名:一字佑遐號半塘老人字幼霞性別:男生卒年:1849-1904所屬朝代:清代所屬文學時期:清代文學所屬流派:晚清四大詞人代表作品:滿江紅·送安曉峰侍禦謫戍軍台點絳唇·餞春同時期作家:況周頤朱孝臧作家生平作家生平王鵬運王鵬運(1849-1904),字幼霞,一字佑遐,號半塘老人,廣西臨桂(今桂林市)人,原籍浙江紹興。同治九年(1870)舉人,曆官內閣侍讀、監察禦史、禮科給[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09-27 04:25:54)
我的承諾“上帝需要敬拜嗎?”有網友問了這個問題。我非上帝,所以我不能代表上帝來回答。但是我卻知道,違背了自己的諾言,我將感到guilty…..如果我不敬拜上帝,上帝不會和我計較,仍會一如既往地祝福我。但是我會因此而感到guilty,因為我曾當著眾人承諾,我一生都將敬拜上帝。如果我不孝順父母,父母不會和我計較,仍將一如既往地用慈愛對待我。但是我會因此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伯愚(誌銳),是光緒帝寵妃珍妃的哥哥,維新的重要人物之一。
廷式及盛昱、王鵬運、沈增植為誌銳餞行。
此時此刻,大家的心情都很複雜。廷式想到三十年來,從廣州到京城,誌銳和自己情同手足,而今卻要天各一方,一幕幕往事,浮現在眼前,眼裏不由有些潮濕。
為打破沉默,盛昱強裝笑臉說:"烏裏雅蘇台可是個好地方,在蒙語中意思是'多楊柳的地方',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8-09-27 04:17:58)

四印齋所刻詞LocalAccess打往中國電話卡1.3¢/分種來源:獨孤小鶩於08-08-0812:23:53[檔案][博客][舊帖][轉至博客][給我悄悄話]《四印齋所刻詞》,詞總集。清末王鵬運編著。此書刻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選錄南唐馮延巳一家,宋代蘇軾、賀鑄、李清照、周邦彥、辛棄疾、薑夔、張炎、王沂孫、朱淑真等十六家,金代蔡鬆年一家,元代白樸一家;選錄詞總集三種,即趙崇祚的《花間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09-27 04:14:17)
夜氣沉殘月,秋意裹滄桑。
不知風卷落葉,輾轉歸何方?
魂係榕杉湖畔,夢繞黃土高原,往返太平洋。
安身陌生地,遊子心惆悵。
桂山秀,漓江情,好風光。
林容水態,情係半塘淚成行。
難舍此岸家園,難忘彼岸故鄉,
去留兩彷徨。
但願歸根時,歡聚燕懷堂。
06年秋,收集庭院落葉時,不由傷感萬分,試填詞水調歌頭,記詠身世,排解憂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清宮秘史”[望江南]——選自半塘老人《味梨集》背景簡介:這組[望江南]共十五首,托名“遊仙”,是集中嘲諷慈禧的。寫的縹緲隱約,含蓄雙關,用以揭露慈禧修建頤和園,控製光緒,荒縱誤國,有評論認為,可當一部“清宮秘史”來讀。每首詞之說一事,在二十多字中,不但包含很大,而且慈禧的形象無不呼之欲出,語言看似平和而幽默,卻與諷刺中深寓憤慨。作為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8-09-27 04:05:42)
(續)
其六
多少事,天上異人間。電入夜城光不滅,月臨蓬島影長圓。雲水共澄鮮。其七壺中靜,揮灑出天真。題榜少霞官閣史,侍書南嶽召夫人。清極絕纖塵。其八煙柳外,空翠濕衣裾。三塔高低連北鎮,六橋縹緲似西湖。圖畫定誰如。其九屏山曲,雲母繞周遭。玉座重重遮錦幄,琪花密密護仙茅。寒重覺天高。其十闌幹側,風景更誰同。千步長廊隨曲水,萬株寒翠[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李易安女士詞的翻譯和編輯(zt)序李易安的詞集《漱玉詞》,由一位十九世紀知名詩人和學者王鵬運編輯出版。編者在前言中指出,在這本五十首的詞選中,二十三首選自《樂府雅詞》。這本詩詞選集,由一位十三世紀作家曾慥編撰成集。詞集其餘部分選自十二、三世紀各個作家不同文集和書籍。王鵬運的版本是收集易安的作品中比較完整的。易安的詞在中國享有盛名,但在歐[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6]
[17]
[18]
[19]
[2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