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城區的博客

快樂地過好每一天 Happy Everyday!
個人資料
博文


越是遠離了都市,我越覺得人本該是屬於鄉村的。在這裏,大自然會教會我們生命的真正含義,讓我們的心靈像草原一樣廣闊,身體像山野中的樹木一樣強壯。人,歸根結底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然而隨著人類的不斷進化進步,原本在自然中結廬而生,自由自在地棲居,這最好的生存方式竟然成了大部分人的夢想。
我熱愛著新疆,沉醉於這裏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第一部分:烏市山西巷
山西巷緊鄰大巴紮,是烏市另一處維族民風濃厚的地方。
不同於遊人攢動的大巴紮,這條窄窄的巷子裏,各種小吃食檔,服裝貨攤,日用手工,甚至清真寺應有盡有。維族人在這裏有買有賣,熟人間的寒暄夾雜著店家高聲的叫賣,熙攘中的平淡似乎與巷外的世界沒有任何關係,他們隻以自己的方式過著自己的日子。
1.零下25度的氣溫中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1)


這片神奇的土地是那樣地吸引著我,短短的兩個月後,我又回來了。北疆秋天豔麗紛繁的色彩,隨著季節的變換被掩埋在白雪的腳下。在這厚厚的然而輕輕的積雪中,一切變得那麽隱逸幽遠,濃亦濃得,淡亦淡得。。。
1.在這裏,我找到了寧靜,找到了純潔。
2.還記得秋天禾木的早晨嗎?那片彌漫的金色跳躍閃爍於樹尖河灣,而冬天這裏的水墨丹青卻是鮮為人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2)


此次北疆之行最艱難的路段是在去巴音布魯克的路上。僅僅160公裏,我們卻行駛了10多個小時。
中午時分離開新源縣城,由於路況的限製,團隊必須放棄大車改乘越野車,並和另外一個台灣團組成了16輛浩浩蕩蕩的車隊向南進發。
不巧的是,我們趕上了10月黃金周前的道路維護,剛剛上路1個多小時,就遇到工程隊為了清除安全隱患開山鑿石。巨大的岩石將不寬的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8)


從賽裏木湖向西南近一千公裏的路程,這裏就是那拉提大草原。它正處天山中段腹地,清朝時被稱作“納喇特“,蒙古語意為“有太陽了“。
傳說,當年成吉思汗大軍西征,從吐魯番沿天山道向伊梨進發時,山中風雪彌漫,士兵在饑餓和寒冷中行軍。當他們翻過山嶺,眼前突現一片草原花海,猶如進入另一個世界。這時雲開日出,陽光燦爛,人們不禁大叫:“那拉提[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9)


接連幾天住的都是木屋,今晚終於可以改善一下,一進到克拉瑪依油田賓館,大家都舒了一口氣:“哎,洗個澡,可得好好洗個澡嘞!“老師也交待大家好好整理一下內務,明晚在賽裏木湖又是住氈房,什麽都沒有。
人有的時候很奇怪,在有限的條件下不會要求什麽,一旦情況變好,各種欲望便開始滋生。平日裏背著幾十斤的攝影包跋山涉水沒見夥伴們喊,可發現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第六天:哈納斯-烏爾禾魔鬼城,五百公裏。
十二天的行程不知不覺已經走了一半。我們重新掉頭回到布爾津,中午就在這裏吃飯。市裏頗具名氣的美食一條街正是熱鬧的時候,店家們忙著招呼各路遊客做短暫的歇息,沒有生意做的似乎也不著急去搶,悠閑地邊打桌球邊等客人臨門。
1
2
3
路上象布爾津這樣的城市算是補給的大好機會。一下車,隊友們便紛[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到達喀納斯湖時日頭正高,大家決定先不忙拍湖邊小景,打算包艘船環湖一周放鬆一下。  
不知喀納斯是怎麽被叫起來的,蒙語其實是“哈納斯“,意為“大汗的水“。“誰知西域逢佳景,始信東君不識情。圓沼方池三百所,澄澄春水一池平。”這是當年成吉思汗的軍師耶律楚才遠征西域,路經哈納斯湖時一下子被這裏的美景吸引,詩興大發,寫下的動人詩篇。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1)


禾木的晨拍對色友們來說無疑似一頓珍饈美味,享受後的亢奮可以忘卻肢體最基本的需求。有些隊友跑到很遠找素材,放棄了十一點鍾的早飯,結果下午在出山的路上看到有牧民煮東西,就饑餓難耐地跑上去想買。

“噗!” 看著他們把牧民好心贈送的牛奶噴得好遠,我氣憤說:“你們也太過分了吧!“ 
“酸啊,怎麽這麽酸啊!“ 原來他們喝了牧民正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8)


禾木距離布爾津不算遠,一百七十公裏左右。
“今天我們的時間富裕些,路上應該能遇上轉場的,下午就到禾木拍日落了。“老師簡單的一句交待已令我們無限向往,北疆最美的秋色在喀納斯,而那裏最重的色彩又在禾木,這將是精彩的一天。
駛離布爾津不久兩旁仍是戈壁地貌,偶爾出現稀疏斑駁的草地已沒有了夏日的蔥鬱,陰沉的天空厚厚地壓著暖色的大地,給[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
[11]
[12]
[13]
[14]
[1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