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博文


該怎樣描摹你,偉大的母親?如果你是青藏高原,紅撲撲的臉是土的色地,額紋是險峻的溝壑,深邃的眼睛是雪水匯聚的湖,高挺的鼻梁是每天迎接第一縷晨曦的峰巔。具備放上高原背部資格的,隻有永恒的星體!老媽媽,背上的水罐就是高原的月亮啊,叮當當地響著山泉清籟的長方形月亮,帶上無數汗跡與風塵的液化的光明。你以一根頑強的帶子,把倔強的肩膀和它連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8)


藍的愛情,藍的夢境,海以一體的藍調見證永恒。此刻,藍的潮汐在低吟淺唱,歌聲被黑色的岸錄為疏紋唱片。披藍披風的水妖在微波上躡足而行,長發甩成天邊的暮色、晚霞在藍色的包抄中作無力的突圍。海草回應著歌聲。年輕的漁夫以眼睛追逐倩影。最初的星辰蟄伏在藍色深處,待多情的漁夫離開黑色的岸,星星將化為他槳下晶瑩的低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2007-12-19 10:10:16)
黑夜之目曾寧1,是誰,這縞素的祭者我步入靈堂時,裏麵一片漆黑。氣氛肅穆異常,人們正在默哀,鴉雀無聲,時間與生命都停滯了。遠處的牆壁,掛滿了花圈和挽聯。聚光燈把雪似的集束光打在靈柩上。我從死者身邊走過,三尺之外的遺容,未現老態,他才56歲,還算春秋鼎盛,但失血的嘴唇所泛出的白色,化妝師無法掩蓋,皮膚也像樺樹皮一般,白中帶森冷的幽光,這些因[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6)
閱讀 ()評論 (42)
女人花--電影《色.戒》觀後曾寧看電影『色·戒』前,我已讀過張愛玲的同名小說,我不懷疑年輕的張愛玲寫此篇時注入了太多對情人胡蘭成的幽怨。她曾說:“我隻將是萎謝了。”隻是,我不敢肯定,張愛玲這朵女人中的奇葩,在小說中展現的,是不是女性靈魂深處“萎謝前的殘紅”?然而,通篇有如雪壓花枝般的顫栗的淒楚,雖非極致,卻也曲盡人性的幽深和無奈。昨夜[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9)
(2007-10-20 10:02:37)

  我的丈夫平正在準備他的個人畫展。  他在抽象畫《歲月》係列鋪下最後的色塊時,是寧恬的午後。鬆風過處,後院裏,金黃色的粉末從鬆鞭簌簌墜落,被太陽光線編織成又迷離又輝煌的的金雨。我穿過“雨簾”,走進畫室,走進以紫色為主調的畫框。  第一次如此貼近枕邊人的畫作,這一幅分為兩塊,底部是多麽浪漫的粉紫色,摻合著些微粉紅。它若是紗的質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9)
(2007-10-14 11:22:24)


誇父追日是日出以後的神話,好在,我在黑夜的激情狂舞,我與黑夜精靈的角鬥,也行將在天邊泛出魚肚白中結束。黑烏鴉譏誚地望著我。
  我是屬於黑色天蠍座,可我戀上了置我於死地的日頭。
  看啊,我的繆斯女神揮劍在天空劃出一道銀弧時,誇父持杖開始最古老的行走。
  晨曦泛現之前,老樹盤結的虯枝,以簡練而怪誕的姿態,獨力支持黑暗崩塌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2007-09-25 13:43:56)


蓊鬱的初夏。粉紅的吊鍾一似我昔年的短裙。我按著被江南熏風撩撥的裙子,在山野飛奔,你的眼睛是深情的湖,足以把我吞沒。
  我卻在抵達你之前,轉身遠去,模糊的身影定格在一幅油畫,紫花旗袍,齊耳短發,這雍容矜持的舊上海貴婦人,卻不是我的真實。
  我隻記得那個香港電影,主題曲叫《葬心》,唱它的女人成為第一位華人影後,而你,十二年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1)

美麗哀愁  唯中國的古典文學,能把你的哀愁推向美的極致。你嬌豔的紅果真是絕望的血所化,若然,多少隻啼血的杜鵑,多少聲「不如歸去」的鳴囀,才造得出如此浩瀚的血海.如果哀愁真具有這般又熱烈又宏闊的氣派,無論鳥還是花,都沒有遺憾。
  我踏著杜鵑鳥高一聲低一聲的鳴叫,在花叢中倘佯,每一投足都鼓起一陣火般的浪頭。我的愛人摘下一莖火紅,慢慢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8)
(2007-08-30 10:47:08)


山水相逢
文:曾寧,攝影:雪亮
那次,你從峽穀中流過,匆忙如頭頂上的鬥轉星移,我答應你,永遠等候你。這誓言已經雋進鬆樹的一百圈年輪,我依舊守候你,奇拔的山峰是我遠望的姿態,飛騰的雲霧是我召喚的手勢,山間的潭是我期盼的眸子,跨過山澗的獨木橋,是我的眉啊-----俯身檢索你的痕跡時,看到橋樁上刻著你秘密的依戀。每一次春汛,都是你的回歸,你[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0)
[<<]
[11]
[12]
[13]
[14]
[1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