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

孤帆遠影, 一陣風, 來去無蹤
個人資料
博文

2005年12月4日蘋身走中狗牙嶺上鳳凰山,從石壁水塘大壩起步,經貝納奇小徑切入小叢林上中狗牙嶺,闖一線生機攀閻王壁,上凰嶺再朔鳳嶺,穿叢林涉石河滑下草坡,南天福地下地塘仔回東湧,精彩而充實。一早進東湧轉大嶼山巴士到石壁水塘大壩,時間也不早了,下車迎麵清風陣陣,一個“爽”字了得!大壩下一層層黃綠色的草坡下是三麵樹林嗬護着一片白色的建築,麵向大海,透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6-10-06 19:56:29)


2005年12月26日聖誕節假期,縱遊蚺蛇尖,北潭凹起步,經赤徑上大浪坳、蚺蛇坳登蚺蛇尖,原路下撤,回到北潭坳,完成最輕鬆的擒蛇路線,但翻看沿途所拍下的相片,仍然回味無窮......上午十點多到西貢,例行到碼頭邊看看叫賣海鮮的小船,貨品稱得上琳琅滿目,岸上喧囂,岸外靜穆。還是從北潭凹直驅赤徑,寧靜的赤靜灣好像更寧靜了,或孤苦伶仃,或孤芳自賞,孤魂野鬼自有分曉。從大浪坳[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飛鵞山,英文名為KOWLOONPEAK,雄踞九龍山脈的南端,有多條路徑上登,從斧山到百花林,相當於從西到東橫跨飛鵞山,難度不大,若時間充裕,可攀遊山坡上的大石,欣賞維港和西貢白沙灣風光,順道拜訪孫中山母親的墓園,溫故知新。是日一月卅日,歲次丙戌正月初三,該拜年的都拜了,反正閑着也是閑着,見天朗氣清,就乘車從斧山的富山邨起步,走到豐盛街的盡頭入山,拾級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6-09-29 01:10:10)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2005年10月24日又上南丫島,三人行,山地塘乃我師也,我師造化。山地塘,又名陰山,可陽剛之氣彌漫,也許正是因此而被稱為陰山,以求心理上達至陰陽調和。此地雖沒有高山峻嶺之雄偉壯麗,也不失小島奇石之詭譎諧趣,任由你哭之笑之謔之,得過且過,不必放在心上。我帶着紐西蘭來的洋朋友上山,樂極忘歸,漏夜才摸黑下山,又沿家樂徑到榕樹灣,消夜當晚餐[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6-09-27 23:18:17)

鹿巢山,山不在高,因有獨“石”舟而名,石舟斜臥在“鱷魚”頸上,假如這是一組化石,那當初這舟上的勇士如何與巨鱷酣戰,應該比任何“探索頻道”的曆險節目更加觸目驚心,如今鱷與舟已化成石頭千古,而壯士英魂何在?山上群石散落四處,你還會發現神龜上山,猩猩拱球,火焰山,祭天台等等,任君想像,盡情發揮,不少人把鹿巢山的群石叫做石林,可我覺得這裏的石群規模太小,不够高[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6-09-23 08:36:47)

瀏覽去年上石芽山的照片,突然閃出滿山黃金的念頭,便以此為題,選幾幀照片聊以為。記得這天三人行,從沙田富安邨起步,沿梅子林大馬路向梅子林村挺進,路邊偶見群蝶飛舞,真是好兆頭。村口遇上老翁帶着三蘋大狗,和善地和我們交談,兩邊的小梯田大部分都荒廢了,一輛推土機正在平整擴路,隻有一小部分有籬笆圍著種點年花甚麽的。村裏看來也沒甚麽人住了,房屋大部分殘[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三、暮拜鳳凰頂,夜歸伯公坳保持著一片空白的頭腦,跟著最多人走的“天梯”上鳳凰山,“天梯”路上人來人往,比木棧道熱鬧多了,想必此鳳此凰從不寂寞的!
天梯半道上有一雄獅呲牙裂嘴臥於路旁,一幅守護神的尊容。有一隊興致勃勃的外籍青年男女趕上了我,天梯每級台階落差較大,己經走了大半天的我,要跟上這隊老外還頗為吃力,終於和他們前後腳抵鳳凰坳,少不了相互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二、彌勒拜鳳凰,大佛傳心經木棧道最後穿過叢林了結,跨過一則小澗便到了彌勒坳,這裏的鐵塔和機房尚未竣工,前望昂坪總站一片空曠,左邊便是彌勒山,仔細察看可發現一若隱若現小徑或可通上山,也不妨一試,三轉兩轉,路徑越來越明顯,不到半小時就登上彌勒山頭,咋一看,可不“風景這邊獨好”!從彌勒山看鳳凰山,鳳嶺形如巨乳朝天,豐碩而俊秀,亭亭玉立;右側有一突出斜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引子-從彌勒山看鳳凰山,鳳嶺形如巨乳朝天,豐碩而俊秀,亭亭玉立;右下側有一突出“斜鈎”,名叫“羅漢塔”,好像甚麽東西要爬上乳峰,故有“羅漢拜鳳凰”一說,個中滋味,自可細味......九日十八日,聽說昂坪360纜車終於要正式開張了,幾經折騰,終於可以了斷了。去年重陽節登高,第一段走的就是昂坪360纜車棧道,第二段上彌勒山和最後暮拜鳳凰山湊成三部曲,聊以自娛。鳳凰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6-09-23 08:03:34)


夕陽把金光撒在蚺蛇尖,沼澤、樹林、山坡、天空,由近至遠,層次分明,還是沒有襯托出蚺蛇尖的氣勢,這是走出鹹田灣村不遠拍的,這次從赤徑上蚺蛇尖,攀米粉頂走短咀,下大灣東灣鹹田灣,繞了一大圈,也沒拍下滿意的照片。西貢是香港的行山熱點,而蚺蛇尖是熱點中的熱點,她披着綠草露着頑石,四麵山徑就像她的血脈,源源不絕地迎送着南來北往的“粉絲”;千溪海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91]
[92]
[93]
[94]
[9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