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的故事--不是我想要的人生

昨天才有時間看完“玫瑰的故事”,有話想說。

玫瑰的個性是我喜歡的,包括她對感情的態度,隨心出發。她善良、聰明、樂於助人;她大氣,洞察人心,成年後的她有邊界感。對金錢的態度也剛剛好,不以物喜或物悲。這樣的女子,照說人生應該會很幸福。

說,哈佛持續75年跟蹤724人的一生,什麽樣的孩子成年後最幸福。當真是越美貌,越努力,越有成就?放大人的一生,最終決定一個人,內心是否有充足幸福感的,是他/她與周圍人,尤其是家人的關係。即,親密溫馨的家庭關係,能讓我們內心真正開心幸福。

我是婚姻家庭診療師,我認同這個論證。我欣賞玫瑰的自如和豁達,可是,很遺憾,她的人生太多缺憾,尤其是沒有健康持續的兩性關係。

是什麽造就了玫瑰的“不幸”?我會以為,她的人生有太多選擇了。雖然說,她喜歡自主的人生,但其實很多時候,她的愛情都由不得她的撲麵而來。

人說,紅顏薄命。照說紅顏應該得到更多的選擇,可人生就是這樣,沒選擇不好,選擇多了也不好。最好的人生,該是一切剛剛好。

劇中玫瑰說了一句,她的愛情是單線程。我不認同這一點,我認為她太任性了。其實,莊也好,方也罷,他們雖然很多的不是,但人到中年後的他們,都是很不錯的伴侶對象,人的情感是可以再建設的。可是玫瑰太任性,也太驕傲。

愛情固然重要,但愛情不能當飯吃。日子都是茶米油鹽的瑣碎,我不以為她和傅家明或是那個飛行員,就是更好的選擇。再好的靈魂伴侶,也要走到日複一日的瑣碎裏,愛情也很難永遠保鮮。

要說劇中的幸福人兒,她的父母和兄嫂,不失為很好的榜樣。可惜玫瑰心氣太高,擁有了別樣的人生。是她的幸運或是不幸,隻有她自己知道。TINA這樣的時尚女性,也是看上去的熱鬧。一切怨不得他人,還是我起始那句話,人生從來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看他人故事,反思自己的人生。我要的是什麽?我也和玫瑰一樣,任何時候,名和利從來不在我的優先排序裏。我重視自我,也重視感情,不僅僅是愛情。我可以“傻“到為了感情,“犧牲前程“。我的先生也是一樣,他會放棄名牌大學的研究生錄取,申請改派到和我同一個校園。我們基本是一路人,就是,感情重於一切。我甚至會”傻“到,再就業時放棄政府外事辦工作,理由是,擔心未來人們找我做朋友,是看在我的”有用“。無獨有偶,我的小兒那天也說了類似的話,他說,他會隨心選擇自己喜歡的職業,而不是成為他人”有用“的朋友。我從來沒有和孩子說過我的過去,隻能說是,一家人進了一家門。

不是說,我的才是對的。但很顯然,我和先生因為自己的選擇,得到了我們最想要的。想問玫瑰,你最想要什麽?期待晚年的你,可以幸福地說,這就是我想要的人生。

 

 

曉青 發表評論於
都看完了,我在油管上看,才到30集。
讚同你很多觀點!
一個沒有驚豔的老樹 發表評論於
讚!great choices you made!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