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複:郭沫若:大饑饉時期的頌歌者

虞舜、周武王都是曆史聖君,《書》有記:‘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有‘治臣十人,同心同德’而得天下。當年毛主席入主中南海,‘製’定矣-他的曆史任務基本完成-餘下的是‘五大臣’的事。但他老人家不甘寂寞,卻又遇人不淑-解放戰爭時神交了一個‘紹興師爺’,引為同誌,獲贈一幅中西結合的八字真言-‘FAIR PLAY 應當緩行’(費厄潑萊應當緩行),從此領袖性格丕變,城府益深,謀用是作,不講恕道,隻講鬥爭。進了北京城又遇上馬屁精-郭沫石。此廝古文了得,專門揣摩聖上心思,講的都是‘巽與之言’,句句中聽,務使領袖‘悅而不繹’,揣摩到領袖喜歡‘反潮流’,那就幹脆把曆史暴君秦始皇吹捧成‘聖君’和‘焚書抗儒’的大英雄!郭氏為逗領袖開心,竟然在報上公開諂媚:“。。。我要做毛主席的小學生,把我以前寫的書(什麽年少嫖妓經驗說嗬、暴君秦斯皇嗬ETC。)通通燒掉。。。”-比李斯還沒骨氣!他倒全屍而終-卻苦了活著的讀書人!佞臣亂政的結果,法度失控,量變引起質變,最終引發了‘文化革命’-在這‘人人戈見戈’的年代裏,道德淪喪,親朋相殘,父子反目。。。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