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權必須是小孩啊,這個一定要清清楚楚知道自己想幹什麽。
所有跟帖:
•
讀博的孩子大都情商高於智商,知道自己要什麽
-恒媽-
♀
(0 bytes)
()
10/22/2025 postreply
07:18:28
•
讀博的,有最頂層的孩子,也有非常平庸的孩子。
-羊爸兔媽-
♀
(0 bytes)
()
10/22/2025 postreply
07:20:32
•
不用定義,就當做是個人選擇。跟其他事情一樣,任何選擇都不能保證將來一定如何
-Numero-
♀
(240 bytes)
()
10/22/2025 postreply
07:47:02
•
是啊,我家要是回校讀博我會很高興,但孩子大了路還得自己走
-恒媽-
♀
(70 bytes)
()
10/22/2025 postreply
08:01:08
•
不一定,有些讀書多了,把自己限在框架裏,少了創造力
-washer1008-
♀
(0 bytes)
()
10/22/2025 postreply
07:26:02
•
讀死書的即使不讀博士也沒有創造力,lol
-天意悠悠-
♀
(0 bytes)
()
10/22/2025 postreply
07:30:33
•
得諾貝爾獎的幾乎全是phd 他們書讀多了缺乏想象力了?
-凊荷-
♀
(69 bytes)
()
10/22/2025 postreply
07:31:44
•
DeepMind 2017年那個著名AI 領頭paper, 裏麵幾個都沒博士,隻討論CS相關的,不討論傳統理論學科,那個
-washer1008-
♀
(33 bytes)
()
10/22/2025 postreply
07:38:58
•
ai 的世界,一年前都是老黃曆
-凊荷-
♀
(0 bytes)
()
10/22/2025 postreply
07:39:49
•
這行與傳統理論行業或其他工業不同,是不是?
-washer1008-
♀
(0 bytes)
()
10/22/2025 postreply
07:41:55
•
你不要argue了
-凊荷-
♀
(211 bytes)
()
10/22/2025 postreply
07:45:32
•
讀博期間的壓力也很大。熱門的教授很多都是勸退學生:如果沒有mental toughness,還是別讀了。
-ginger2003-
♂
(0 bytes)
()
10/22/2025 postreply
07:23:27
•
讀名校博士確實有壓力,父母走過一遍的可以給孩子比較多的理解,支持和幫助
-天意悠悠-
♀
(128 bytes)
()
10/22/2025 postreply
07:27:35
•
MIT 一個AI大牛實驗室,很多第六年還沒畢業的博士。
-ginger2003-
♂
(0 bytes)
()
10/22/2025 postreply
07:36:31
•
第六年算啥啊:-)
-天意悠悠-
♀
(141 bytes)
()
10/22/2025 postreply
07:40:12
•
美國top program的文科博士大多數要十年
-niuniuxin2006-
♀
(0 bytes)
()
10/22/2025 postreply
08:3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