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己完全不會中文,隻知道祖輩,父母說粵語。祖父1911來的美國,是非常成功受人尊敬的商人,說即使是大蕭條時期,他們家人也能吃飽吃肉。他談到每年都要搞的一百幾十口人大聚會,各種drama,譬如互相不對付的,A說B來,他就不去等,他很頭疼。我說好羨慕你們大家族,人氣旺,真正在美國紮根了。他自己兄妹9個,不包括很小夭折的一個。還有個小年輕,第四代意大利裔美國人,也是大家族。他祖父在90年代後期家族集資買了個離大城市45分種路程的75英畝地。然後祖父開始帶領他的父親和叔叔們一起蓋房子,一個一個先後建了祖父母,他父母,他叔叔們的房子。他爸媽和叔叔們年輕時都在外州闖蕩,都各自幹的不錯,結婚生子後都想聚在一起,才有那集資買地的事。前2年他姐也結婚了,然後決定返會那快家族之地,他爸,叔叔們又帶領姐夫在那塊地上蓋了新房給姐姐,姐夫住,姐姐的娃也出生在新屋裏。他和他老婆21歲就婚了,也打算先拚事業,攢些經驗後會回到家族之地蓋房養娃生活。我想我們這批人永遠無法像他們一樣真正發展成大家族。我們來美國太晚了,錯過了多生子女的時代,難怪我總覺的難在這塊土地上生根,關鍵還是太沒人氣了。
這2天討論交友婚嫁啥的,想到前段時間和同事聊天。一個是第3代華裔,
所有跟帖:
•
這種大家族在中國也難了,現在南方有祖祠,但下一代很多隻有一個,現在年青人不願多生。印度人在美國也一樣,大多一兩個娃
-quantnj-
♂
(0 bytes)
()
08/26/2025 postreply
20:27:35
•
國內還是要好多了,因為上麵好幾代人的積累延續,表哥,表弟,堂兄妹啥的,人氣,煙火氣盛多了,也熱鬧多了。
-tidytiger-
♀
(0 bytes)
()
08/26/2025 postreply
20:34:03
•
也有年輕人傾向於“斷親”,不和自己的extended家庭來往。
-24橋明月夜-
♀
(0 bytes)
()
08/26/2025 postreply
20:40:45
•
缺啥想啥吧。我爸媽在他們那代人裏都屬於兄弟姐妹不多的,所以我們家族人丁並不旺,小時很盼望大聚會,過年大合照。
-tidytiger-
♀
(0 bytes)
()
08/26/2025 postreply
20:45:49
•
人和人真不一樣,偶爾熱鬧可以,要是天天這麽一大家子人,我想想都暈
-rainytownaz-
♀
(0 bytes)
()
08/26/2025 postreply
20:41:00
•
親家也是兄弟姐妹10人,我外孫有40^50個表兄弟姐妹
-Joe2013-
♂
(0 bytes)
()
08/26/2025 postreply
20:47:59
•
那你外孫好,不會孤單了。
-tidytiger-
♀
(0 bytes)
()
08/26/2025 postreply
20:51:49
•
這孩子比較誠實,沒把祖輩描述成底層受壓迫的
-julie116-
♀
(0 bytes)
()
08/26/2025 postreply
21:07:41
•
意大利是生育率最低的歐洲國家,據NYT。政府試過發錢,沒用。有一個市長認為是光照不足
-無言無語無聲-
♀
(402 bytes)
()
08/27/2025 postreply
04:2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