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我們是middle class,熊娃說那是因為我們在灣區算窮人,她去了中西部的學校接觸了更多接地氣的小夥伴,如果她敢說自己是middle class家庭出來的別人會覺得她矯情。我說那我們頂多算upper middle class,熊娃說灣區的大部分亞裔家庭應該都算upper class,然後我還去ChatGPT上聊了會,發現原來紫檀的標杆是rich elite,太誤導了!
今天在車上還跟熊娃就貧富問題討論了一下
所有跟帖:
•
美國中位家庭年收入才八萬左右,加州老中家庭當然是富豪行列啊
-喀爾判0715-
♀
(0 bytes)
()
08/24/2025 postreply
20:07:58
•
前兩天熊娃跟我說灣區的孩子應該離開加州去外麵讀書,否則一直生活在bubble裏
-Croissant_22-
♀
(0 bytes)
()
08/24/2025 postreply
20:25:14
•
你娃是塊料,別把他/她壓製成典型的亞裔孩子!他/她說得沒錯。
-顏陽-
♀
(0 bytes)
()
08/24/2025 postreply
21:24:40
•
沒錯,出去再回來眼界不同
-米湯-
♂
(0 bytes)
()
08/24/2025 postreply
21:40:32
•
別管哪個州的都最好出州經曆一下。上學或者工作都好
-Bailey4321-
♀
(0 bytes)
()
08/24/2025 postreply
21:51:23
•
在灣區的都算上中產
-jingzhumama-
♀
(0 bytes)
()
08/24/2025 postreply
20:08:28
•
上產,跟“中”沒有關係
-喀爾判0715-
♀
(0 bytes)
()
08/24/2025 postreply
20:10:32
•
私校富貴多,飛機上坐哪裏基本上決定圈子是否會相同;心態而不是資產決定了是否會玩在一起
-米湯-
♂
(0 bytes)
()
08/24/2025 postreply
20:11:08
•
娃說雖然在同一個大學裏,學理工專業的,富貴階層的孩子比較少。
-羊爸兔媽-
♀
(0 bytes)
()
08/24/2025 postreply
20:15:01
•
理工學生基本上亞裔和猶太學生
-米湯-
♂
(0 bytes)
()
08/24/2025 postreply
20:18:49
•
紫檀的一切都遠高於平均線
-閑聊一二-
♂
(80 bytes)
()
08/24/2025 postreply
20:09:03
•
隻要在加州擁有房產,那就不是中產
-羊爸兔媽-
♀
(0 bytes)
()
08/24/2025 postreply
20:09:40
•
那也得看加州哪裏,加州沙漠裏房子不貴啊
-成功的米菲兔-
♀
(0 bytes)
()
08/24/2025 postreply
20:11:44
•
一不小心, 被富裕 了 : ) 嗬嗬。
-DukeAB-
♂
(0 bytes)
()
08/24/2025 postreply
20:13:55
•
什麽叫“被”啊,本來就是。
-羊爸兔媽-
♀
(0 bytes)
()
08/24/2025 postreply
20:21:16
•
人家熊娃毛腳都超越了你的階層, 就別拖後腿了
-土無垠-
♂
(0 bytes)
()
08/24/2025 postreply
20:17:17
•
灣區有房子的話, 都是Upper Class了。
-24橋明月夜-
♀
(0 bytes)
()
08/24/2025 postreply
20:23:36
•
家庭收入在當地Top15%,就是當地的上中產。中西部多數地方上中產家庭收入門檻可能二十萬,加州灣區上中產門檻至少三十多萬
-BeLe-
♀
(461 bytes)
()
08/24/2025 postreply
20:28:21
•
有一次聽一個私立大學學生采訪,他們定義的上中產是有多數房產,比如至少有一個度假房。30萬在加州,買一個房都困難。
-ginger2003-
♂
(0 bytes)
()
08/24/2025 postreply
20:49:25
•
上中產也有按家庭淨資產來劃分的。
-BeLe-
♀
(0 bytes)
()
08/24/2025 postreply
21:01:08
•
這種說法有點道理,有錢娃夏天計劃都是今年要去哪個vacation house,而不是找工或者做研究
-成功的米菲兔-
♀
(0 bytes)
()
08/24/2025 postreply
21:04:30
•
你描述的可能更接近upper class,這些家庭大概占當地人口的1%。
-BeLe-
♀
(374 bytes)
()
08/24/2025 postreply
21:08:37
•
然後大學畢業都是先gap一年去歐洲遊學再考慮要工作還是上研究生
-成功的米菲兔-
♀
(0 bytes)
()
08/24/2025 postreply
21:13:43
•
你說的是生活方式。不太適合我們移民家庭的情況。
-羊爸兔媽-
♀
(0 bytes)
()
08/24/2025 postreply
21:38:00
•
移民家庭心態,覺得玩一個月損失很大,事事落後
-米湯-
♂
(0 bytes)
()
08/24/2025 postreply
21:59:13
•
唉,我家就有這麽決定的
-成功的兔-
♀
(0 bytes)
()
08/25/2025 postreply
05:14:06
•
2024年家庭收入32萬剛好是舊金山地區家庭收入Top15%門檻。
-BeLe-
♀
(124 bytes)
()
08/24/2025 postreply
20:59:17
•
不是說灣區貧困線前幾年就30 萬嗎?
-nnong-
♀
(0 bytes)
()
08/24/2025 postreply
21:25:00
•
32萬家庭收入在灣區都不能算comfortable middle class。日子過得緊巴巴的,生活質量很差。
-ginger2003-
♂
(0 bytes)
()
08/24/2025 postreply
21:28:23
•
比較過灣區與美國其它地區的生活指數,比如Costco的價格,其實灣區除了房價貴,其它一點也不貴,甚至日常很多開支更便宜如
-trimtip-
♂
(57 bytes)
()
08/24/2025 postreply
21:48:40
•
每次去加州都有這個感覺
-幸福象花兒一樣-
♀
(0 bytes)
()
08/25/2025 postreply
06:29:21
•
這個屬於誇大了,灣區家庭中位數收入15萬,記得加州全州中位數隻有6~7萬左右。
-trimtip-
♂
(514 bytes)
()
08/24/2025 postreply
21:45:54
•
孩子以前覺得我們很富裕, 到加州工作後覺得我們隻是中產
-meimei72-
♀
(0 bytes)
()
08/24/2025 postreply
21:11:21
•
upper class是家庭資產13米以上或者家庭年收入650k以上。rich elite 是 $30M+ 資產
-HappyWed-
♀
(0 bytes)
()
08/24/2025 postreply
21:14:12
•
這隻是整個美國的Top1%,加州灣區的家庭Top1%要高於這些數字。
-BeLe-
♀
(0 bytes)
()
08/24/2025 postreply
21:16:30
•
class按全國分一下就差不多了,難不成各個州,各個縣再分一下?大不了灣區的top 1%多些嘛
-HappyWed-
♀
(0 bytes)
()
08/24/2025 postreply
21:19:49
•
class劃分的確是按地區的,灣區的標準要高不少
-SVChinese-
♂
(0 bytes)
()
08/24/2025 postreply
21:42:00
•
找不到數據呀
-HappyWed-
♀
(0 bytes)
()
08/24/2025 postreply
22:07:25
•
當然,要分地區。
-ginger2003-
♂
(0 bytes)
()
08/24/2025 postreply
21:30:51
•
沒必要,按州可以理解,難不成還得按縣、按市、按zipcode? 不能某zip code都是upper?
-HappyWed-
♀
(0 bytes)
()
08/24/2025 postreply
22:00:07
•
這個跟ChatGPT說的不一樣
-Croissant_22-
♀
(1379 bytes)
()
08/24/2025 postreply
21:19:33
•
哈哈,我的chatgpt說top 1% is upper class with 13M+ asset or 650k
-HappyWed-
♀
(15 bytes)
()
08/24/2025 postreply
21:21:22
•
年收入650K這個標準倒不高,很多家庭超過這個數了吧。紫檀小中一個人達到這個數的也有一批啊。
-小鬆鬆-
♀
(0 bytes)
()
08/24/2025 postreply
23:09:12
•
65萬還不高?大數據不同意啊
-Mightybear-
♂
(0 bytes)
()
08/25/2025 postreply
05:43:20
•
我家老大出門上學以後就意識到我們從小教的有點不對勁,娃就開始一般自稱comfortable家庭.
-小小試一下水-
♀
(0 bytes)
()
08/25/2025 postreply
08:3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