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美國的係統比較模糊。
中國80年代的高考錄取係統要簡單明晰得多。因為對絕大多數沒有後門的考生,隻有高考成績一個維度。
我父母77年起常年擔任我後來自己就讀的縣重點中學畢業班的教師AND/OR 班主任。
好幾年耳濡目睹下來,順帶著,到我自己高考時候,對同學中誰大概能考上啥一級的學校其實是蠻清楚的。
當時同學裏麵有兩個一起參加數學小組活動的女生,後來知道她們的第一誌願分別是北京協和/上海一醫,我就知道壞了,基本沒戲。其實她們各退半步把第一誌願變成上海一醫/南京醫學院,那八成兩人都能錄取。那個能錄取南醫的,靠著大學期間認真學習,八成後來能考到上海一醫讀研。
可惜那時我們男女生之間非必要,不說話的。
我的Expertise就被浪費了。
-----------------------------------------------------------
P。S。, 往往有人說自己高考考砸了啥的,其實基本沒有。考砸的,往往就是本來就有軟肋或者別的原因。我自己‘考砸’的科目,就是本來自己不夠強。
上麵提到的那位第一誌願報北京協和的,是有點考砸了。但是多年後,她也承認,很大程度就是誌願報高了,自己考前一段時間緊張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