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討論數競和物競,無意中看到一個多年兩類競賽教練的總結,分享一下

? 優先選擇數競的3類學生  

1. 享受純粹思維遊戲(如沉迷數獨、圍棋)  
2. 具備「頓悟」特征(解題常閃現靈感)  
3. 抗挫折能力極強(能承受長期無進展)  
 
? 更適合物競的3類學生  
1. 係統思維突出(如擅長整理知識網絡)  
2. 動手能力強(喜歡拆解機械裝置)  
3. 追求階段性反饋(需要可見進步軌跡)  

所有跟帖: 

謝謝分享!總結得很好! -flyever- 給 flyever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12/2025 postreply 11:30:32

覺得有些道理,家長可以觀察 -zaocha2002- 給 zaocha2002 發送悄悄話 zaocha2002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12/2025 postreply 11:45:50

飯都做不好的估計就別參加物競了 -Knight_2024- 給 Knight_2024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12/2025 postreply 11:39:47

嘿嘿,差不多。手還得細致 -zaocha2002- 給 zaocha2002 發送悄悄話 zaocha2002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12/2025 postreply 11:45:23

USAPHO, Physics bowl 基本上就是數學,不需要動手 -shinesation- 給 shinesation 發送悄悄話 shinesation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12/2025 postreply 11:54:24

Ipho呢?不是有實驗部分嗎? -阿拉拉- 給 阿拉拉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12/2025 postreply 11:55:09

集訓選 IPHo時會培訓實驗部分吧。 -Knight_2024- 給 Knight_2024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12/2025 postreply 12:04:35

我記得有。至少我們這邊初中物競有實驗題 -zaocha2002- 給 zaocha2002 發送悄悄話 zaocha2002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12/2025 postreply 12:47:31

物理競賽解題不需要太多構思,對知識的積累和理解有更高要求。數學競賽對解題構思要求高一些。 -難得糊塗的小糊塗- 給 難得糊塗的小糊塗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12/2025 postreply 12:17:05

這是教練發掘明日牛娃的心得, 自家的娃多數一開始沒有這樣的顯性“牛娃”特征。但家長可以引導和培養 -家有高中小娃- 給 家有高中小娃 發送悄悄話 (260 bytes) () 08/12/2025 postreply 12:29:12

物竟需要知識積累更係統 -zaocha2002- 給 zaocha2002 發送悄悄話 zaocha2002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12/2025 postreply 12:45:06

數競第三點說的是做數學研究的 -trivial- 給 trivial 發送悄悄話 (146 bytes) () 08/12/2025 postreply 12:46:41

可能說的是短期內無法提高? -zaocha2002- 給 zaocha2002 發送悄悄話 zaocha2002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12/2025 postreply 12:50:04

不太清楚教練具體指什麽。 -trivial- 給 trivial 發送悄悄話 (150 bytes) () 08/12/2025 postreply 12:53:37

長也是相對的吧。我覺得是指做一道題長時間沒有突破,還能不能堅持或保持興趣。 -家有高中小娃- 給 家有高中小娃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12/2025 postreply 13:02:18

這個數學還是物理競賽沒有太大區別的 -trivial- 給 trivial 發送悄悄話 (254 bytes) () 08/12/2025 postreply 13:16:52

數競這三條對於物競都適用 -atongmujack- 給 atongmujack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15/2025 postreply 12:18:47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