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當初弟弟進大學時為了跳過多重微積分課,必須在入學前的暑假就通過學校的Advanced Standing Examinations 裏的多重微積分考試。因為這門課他是11年級學的,已經1年多沒碰過了,所以讓他在考試前好好複習一下。但是,我們說的話對他就像耳邊風,整天跟我學大嘴的名言“I am the best!”。跟他講,天狂有雨,人狂有禍,但是他非要拖到考試開始前1天半才真正開始複習做題。考試是網上的,三個小時全程要開視頻監考,在電腦上裝監考軟件,近20個人一個小的虛擬考場,虛擬考場有十來個,結果十幾道題,有幾題好像很麵熟,但是想不太起來,還有一題甚至是根本不會做,隻能亂七八糟自己去狗尾續貂,等他手忙腳亂地答完,也幾乎到點了,掃描答題紙時一看,好家夥,虛擬考場裏隻剩下不到一半人,別人早就做好交卷了。這下被打了臉,自認為在這上麵學得不錯,沒有太多的人會達到同樣的程度,結果,還沒入學就看到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後來,不管做什麽,在這些地方的自以為是的特性被迫收斂了不少。
所以對孩子,有時候讓他接受生活的鞭打,比家長的嘮叨要有效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