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求生欲

娃的室友好朋友,家境優渥的白人精英家庭,爺爺是生物教授,爸爸是大藤畢業的律所合夥人. 家裏有當地地標性建築的豪宅。 室友本來是學神經和行為生物,因為生了一次大病耽誤了學習進度,轉到心理學,一度很迷茫,不知道今後到底想幹什麽,總之,畢業典禮時,他還沒有找到工作,也沒有申請任何繼續讀書。他爸爸說,畢業後可以先回家住,再做進一步打算;但是如果他想留在學校所在地,則需要自己解決房租和生活費。室友因為女朋友還在學校,也想跟朋友們離得近,選擇留在學校所在地。

意味著,家裏就斷供了。而且他們從小就是這樣培養孩子的,說斷供就斷供的。室友沒有任何哀怨,積極四處找工作或實習,聽說俺娃暑假找了個補習班的教書的工作,他也想去試試。同時也在教3-5 歲小娃遊泳。大學所在地不像我們家鄉這麽卷,遊泳教練掙不了幾個錢。任何可以打工的機會他都積極爭取,我看著都有點心疼。

幾個月努力後,室友在畢業後不到一個月之內,在大學所在地找到了一份心理方麵的工作,算是對口的。雖然工資很低,但是那裏生活費用不高,夠他吃飯付房租了。朋友們都為他高興。他也在工作短短幾天內,想清楚了今後的發展目標,積累經驗,以後去讀心理學博士,這是他喜歡也擅長的。

這是一個富家子弟的求生欲。我們都感歎,這樣家庭出生的孩子,如果家裏一托底,可能就此躺平,富不過三代了。

所有跟帖: 

很好的例子。年輕人就是一直找機會,總會開門的 -想做土家人- 給 想做土家人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01/2025 postreply 05:18:1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