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萬卷書,還是走萬裏路?簡潔版
司徒
讀書重要,現實更重要
三十年前,我剛當住院醫生時,遇到一位病人,症狀和教科書上的描述有些相似,但又並不完全符合。我感到困惑,去請教教授。教授隻是平靜地說:
「你以為病人是照教科書生病的嗎?」
這句話,成為我一生難忘的提醒:讀書重要,但現實從不會完全照書本進行。
書本是地圖,現實是土地
書本上的知識,是別人整理出來的參考,但現實常常不會完全按照理論來走。
醫學是這樣,其他工作也一樣。書本隻是基礎,實際的情境往往超出課本。
如果隻會讀書,不願意親身體驗,遲早會發現:現實中的問題,並不照我們學的規則運行。
讀書是基礎,謀生靠實踐
對大多數人來說,讀書的價值在於打下基礎,建立一個思考模式。真正的謀生工具,是靠工作和實踐鍛煉出來的。
社會上,能靠讀書過一輩子的,是極少數。多數人,讀書隻是一個起點,實踐、溝通、判斷,才是關鍵。
當然,像醫學、法律、護理這些專業,需要一定的學位和訓練,這是合理的。但大多數行業,其實不需要碩士或博士,很多人,一個學士學位就夠了。
關鍵是:願不願意早點走出去,願不願意去現場,從工作裏學會解決問題。
總結一下:讀書有用,但早點出去,早點做事,早點失敗,早點爬起來。這樣就可以了。
很多道理,是在書裏找不到的,隻有路上才會遇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