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說了,人類哪兒會推理啊,淨是類比。有道理,馮勝平今晚就是一例。
勝平說,六四的根源是中央權力結構的異動,源於價格闖關失敗。被囚的紫陽亦即瀛台的光緒;小平自然是並非不支持改革的慈禧;死在履帶下的莘莘學子是被殺頭的君子;而流亡海外的家夥們,無異於靠衣帶詔騙錢逍遙的康有為。
挺有道理的。從差一點的98戊戌,到差一點的89己巳,就差那麽一丁點兒。
馮勝平談六四,類比戊戌變法
所有跟帖:
•
慈禧原本也是支持改革
-加州lalin-
♀
(0 bytes)
()
05/31/2025 postreply
21:56:32
•
光緒有點青春期逆反,一日數詔,前後矛盾。慈禧的手法當然傾向於老道一些,不過後來的立憲也是個心胸狹隘的鬧劇。
-phobos-
♂
(0 bytes)
()
05/31/2025 postreply
22:07:00
•
末代後妃,見識有限。她算的是聰明的,年輕時隻有宮中曆練,比不得呂雉
-加州lalin-
♀
(0 bytes)
()
05/31/2025 postreply
22:12:25
•
塞防與海防之間的平衡術,令人感佩
-phobos-
♂
(0 bytes)
()
05/31/2025 postreply
22:16:00
•
小皇帝周圍那些書生。。。
-加州lalin-
♀
(30 bytes)
()
05/31/2025 postreply
22:26:25
•
戊戌是大清最後一次機會
-redplum-
♀
(0 bytes)
()
06/01/2025 postreply
06:43:29
•
那止差一點,差多了。政策上自以為是(就是“改革”真成了也是害人的),“政變”執行上拿著雞毛當令箭
-和氣客氣-
♂
(0 bytes)
()
06/01/2025 postreply
11:0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