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有些父母炫耀孩子持開放態度,隻要別貶低其他人
世間人對“孩子”二字,往往比對“自己”還要在乎。古人尚知“孟母三遷”,今人則要“三曬”:曬分數、曬獎狀、曬錄取信。許多父母之心,恨不能把孩子的一舉一動都裱進金框,掛在朋友圈牆上,供親朋好友日日朝拜。我對此並不特別反感,畢竟“人皆有情”,喜怒哀樂都要找個出口,曬娃之舉,無非是為人父母的一點點得意冒了泡,宛如開水壺響了聲,不必馬上掐電源。
問題隻在於,有人把誇自家孩子當成必須順手貶別人的理由。自己家孩子上藤校便是天賦異稟,別人家孩子進個州大都是“運氣好”。說自己會唱歌,是音準好;說別人唱歌好聽,是“嗓門大”。這等說話的邏輯,像是把樓建在別人的廢墟上,心安理得得令人歎服。正所謂“人有不及,不可以己能病之”,這話不是我說的,是《論語》裏孔夫子說的,誰要覺得老土,那便也是自個兒落了書袋。
其實,真正聰明的父母,往往惜字如金,謙而不偽。子女成才,是一家之喜,卻不必成為眾人之累。世上最動聽的誇獎,往往不是大聲說出來的,而是留出餘地,讓旁人自發點頭稱好。光是光,不必滅別人的燈;喜是喜,不必帶著幾分酸。願天下炫耀者,都多些溫柔和分寸;而聽者,也少些酸楚與猜忌。如此,人情世故,方能清風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