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那個媽媽的前一篇文章,關於她如何陪伴五年抑鬱症的女兒走出抑鬱的,很值得讀

本帖於 2025-04-27 10:17:59 時間, 由普通用戶 成功的洋蔥 編輯

陪女兒走過抑鬱的那些年

 

前天看到那位媽媽關於她兒子抑鬱症的帖子,我幾次看的淚流滿麵。我的女兒也是在15歲那年被診斷為重度抑鬱症和焦慮症。那位媽媽說出的,以及沒有說出口的細節,我大概都能理解,因為我都曾走過。她提到一句話,大意是 “這件事就像箭頭斷在身體裏,餘生都是淩遲”。 那種痛苦和煎熬,真的隻有親身經曆過得人,才會懂得。

 

我女兒從確診到後來基本恢複,大概用了五年多的時間。這段時間漫長得仿佛我又走過了一生。看到這位媽媽,如同當年的我一樣在黑暗中疲憊不堪,想著她的孩子,正經曆著我女兒曾經的掙紮,我覺得也許我應該講一講我們的這一段曆程。 希望這些話,能給此刻正在黑暗裏的人,帶去哪怕一絲光亮。

 

我想先說說女兒的性格和特質,因為這在她的生病過程,以及我們後來所做的很多決定中,都起了很大的作用。她聰明、善良,喜歡運動(在生病前)。但她有一些讓人擔心的地方——性格刻板、固執,過於幼稚。和很多這個年紀患抑鬱症的孩子一樣,她是個高度敏感、追求完美、非常要強的孩子,對自己要求很高。生病前,她成績優異,參加很多課外活動,幾乎事事都盡力做到最好。其實在八年級的時候,她的狀態就已經不太對勁了。當時她變得冷漠、容易發脾氣。我們曾經建議帶她去看看Psychiatrist,但她極力反對,我們也就沒堅持。那年暑假,我們還是決定讓她回國去外婆家住了幾個月,想著換個環境可能會有幫助。那段時間她的情緒確實有一些好轉。然而進入高中後,繁重的學業和密集的活動最終還是壓垮了她,原本就緊繃的那根弦在十年級開學不久後終於斷了,她開始明顯地陷入抑鬱。她生病後,我一直在反思她為什麽會抑鬱。後來我才慢慢明白——這與她的性格、當時所處的環境,還有我們做父母的忽視與誤判都有關係。每次想起這些,依然痛徹心扉。還是先說說那些對她病情真正有幫助的事吧。

 

藥,Psychiatrist, 和Therapist

 

她確診之後,我們開始到處給她找醫生。美國的醫療係統大家都了解 ——專科醫生很難約,我們真的是病急亂投醫。一開始找到幾個Psychiatrist都不理想,對她幫助不大,反而讓她對就醫產生了很多的抗拒和不信任。大約半年多以後,我才從她一個同學媽媽那裏得知一位很不錯的Psychiatrist。見了這個醫生以後,她對就醫的抵觸情緒減輕了不少。用藥方麵,醫生也是不斷給她試藥。找到一個合適的therapist更是難上加難。我女兒曾經說過和therapist談話就像是把結痂的傷口重新扒開,那種痛是外人無法體會的。所以,她很難信任一個人,也很難真正願意打開自己。為了盡量減少她的痛苦,我們每次換therapist前,都會和therapist約個比較長的appointment, 細說我女兒的情況,也幫她篩選一下。 在我看來,藥物和就醫雖然未必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但它們至少能防止情況進一步惡化。這些基礎的支持,是我們在最混亂、最無助的時候所能抓住的第一根稻草。

 

尋求學校幫助以及是否應該退學

 

我曾看過一部紀錄片,講的是如何救助一隻陷入泥潭的小象。那一刻我感到,那隻拚命掙紮的小象,正像我當時患有抑鬱症的女兒;而我,就像泥潭邊不停悲鳴、卻又無能為力的母象。最讓我煎熬和心碎的,是看到她一次次嚐試站起來,卻又一次次跌倒的過程。確診後的最初幾個月裏,除了偶爾一兩天,她幾乎都在房間裏睡覺。去看醫生時,我們常常要等到最後一刻才知道她是否真的願意去。有幾次,我們甚至已經到了醫生辦公室的停車場,她還是臨時決定回家。我們既知道她在痛苦中掙紮,又難過她得不到及時的救助,是雙倍的痛苦!

 

她確診了之後,我們聯係了她的各科老師,並通知了她的counselor,也開始了定期和counselor見麵。她的counselor提供了很多的幫助。包括建議把部分課程換成網課,並為她安排了家教老師來家裏上課。我最感激這位counselor的一點,是她始終敞開自己的辦公室,讓女兒在任何需要的時候都可以去找她。在女兒偶爾去學校的那些天,如果情緒崩潰了,她就會去counselor的辦公室慢慢平靜自己。她很多的任課老師都很理解同情她,有一位老師還給她發郵件並送她一本心理學方麵的書。這些看似微小的善意,在當時對她來說卻無比重要。我們也曾和counselor聊過是否應該讓她gap year. 但我女兒非常堅決地拒絕了。說她寧願去死也不願意gap year。十年級的學生需要參加PSAT考試,考試之前,她已經連續幾周幾乎都在床上度過。可就在考試那天早上,她自己還是起來去參加了考試。我們清楚她當時根本無力承擔正常的學業壓力,但也沒有強行要求她休學。因為在那段時間裏,哪怕隻是偶爾去學校一趟,哪怕隻是堅持上一節課,都是她拚盡全力的掙紮。 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在她情緒穩定的那一天,送她去學校。有時候她能堅持半天,有時候隻能上一節課便要回來。當時我們並不確定這種勉強的堅持是否對她有益,還是會加重她的負擔。但回頭看,那或許正是最適合她的一種方式。不是逃避,也不是強逼,而是在她尚有一點力氣的時候,給她機會,也給她選擇的尊重。

 

打遊戲

 

抑鬱的人什麽也不想做,也沒有力氣做任何事情。她們就仿佛永遠被一團厚重的烏雲籠罩著,生活失去了所有的色彩。最嚴重的時候她是不會打遊戲的,她隻是目光呆滯,肢體僵硬,毫無生氣地躺在床上。她狀態比較穩定一些時,她爸爸專門買了一台遊戲電腦,計劃陪她打Dota,可惜實在是學不會。於是我們就鼓勵她和朋友打遊戲,也陪她一起看league of legends的比賽。發病幾年後,她的性情發生了很多變化,很多曾經喜歡的事情她再也不做了,很少願意出門。很難想象她和幾年前那個經常跑一萬米的小姑娘竟是同一個人。遊戲幾乎成了她的社交圈,在遊戲裏,她和朋友組隊打比賽,我們偶爾會聽到她久違的笑聲。盡管沉迷於遊戲有很多問題,但我始終有個很樸素的想法—隻要她對這個世界有所依戀就好,哪怕這份依戀來自遊戲。基於同樣的念頭,我給她買化妝品和各種衣服,也總是第一時間帶她去嚐試新開的甜品店。我唯一的心願,是這些平凡又的小快樂,能為她的生活添上一點點色彩。

 

朋友的力量

 

她七年級的時候,我們搬到了另一個城市。她是個不善社交的孩子。她在人際交往方麵的滯後對她的情緒也很有影響,這裏就不細說了。總之,她花了很長時間才找到屬於她的圈子,她和這些孩子一起參加竟賽,其中最核心的幾個孩子慢慢就成了很好的朋友。她剛剛發病的那幾個月,幾乎每個朋友都來看她,陪她聊天。有一位男生,讓她難過的時候就發信息給他,他總是很快就回複她,哪怕是在深夜。還有一個女生,特意為她準備好了幾門課的課堂筆記。她起初抗拒去看Psychiatrist,也是她的一個朋友勸說下才願意不斷嚐試。這個年紀的孩子,有時候更願意聽朋友的話。除了她以外,還有另外兩個孩子也有心理問題,雖然沒有她這麽嚴重。他們這個小圈子會經常聚在一起,用她的話說,就是有很多deep meaningful conversation。她每次從聚會回來,心情都會好一些。雖然她經常不在學校,但學校有什麽活動,朋友們總會第一時間叫上她,不讓她落單。高中畢業的時候,朋友們還一起提名她獲得了一個象征勇氣的獎。我不敢想象,如果沒有這些朋友,她怎麽在高中時堅持下來。他們是她在黑暗時光裏最溫暖的支持。

 

做父母的堅持

 

在她剛發病的那一年,我曾經常幻想她能很快恢複。後來我逐漸明白,這是一場長久的battle。我曾想過辭職在家陪她,我老公是老師,在家的時間很多,但女兒和我更親近。那時我和一個朋友聊過這個想法。這個朋友她年輕時也經曆過抑鬱,她告訴我,當年她媽媽臉上那種無聲的擔憂,反而加重了她的心理負擔。我想到我的女兒,她非常敏感,連我語氣裏一點點的不愉快,她都能察覺。如果我真的辭職,她也許會覺得連我都為她放棄了一切,這種愧疚感可能會讓她更加難受。

 

 我們不再希望奇跡會發生。隻是專注過好當下的每一天,比如她今天下樓來,和爸爸聊了一會天;又或者她願意出門,和朋友玩了一個晚上。這些在別人眼裏微不足道的小事,對我們來說都是很大的改善。她心情好的時候,我會鼓勵她給我做午飯,然後我中午從公司趕回來和她一起吃飯。那時我常想,如果她能這樣平靜地生活下去,其實也挺好。但她隻要情緒稍微穩定下來,就會想到她在學業上落下的東西,而一旦想到這一點,她的焦慮就會迅速反彈。仿佛是一個走不出的怪圈。我有時候真希望她能學會“躺平”,但她就是做不到。我們做父母的,也隻能盡力來幫助她。她爸爸從數學和物理老師那裏要來課上的notes, 偶爾幫她補個課; 我有時候會替她完成一些作業。當時我們最大的心願就是她能高中畢業。我們每天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不知道這樣的日子什麽時候是個盡頭。我特別難熬的時候就上網熬夜看小說,一直看到精疲力近,仿佛這樣心就不會那麽痛了。誰想到漸漸地我們竟然等來了轉機。因為疫情學校開始上網課,她的狀態反而慢慢好轉。11年級的時候,她甚至開始準備SAT和AP考試了。

 

因為上的是州大,她的情緒還是很低落。我們就在學校附近租了一段時間的房子,我和她爸爸輪流去住。平時我們並不打擾她,隻是想讓她知道:在她難過的時候,在她想見我們的時候,我們就在這裏。我們就這樣,一點點縫縫補補,把日子撐下去,一步步往前走。

 

大三的時候她終於轉去了她想學的CS。她的情緒似乎也平穩了許多,整個人的狀態都不一樣了,眼神比前兩年靈動了許多。。今年一月我送她回學校,路上我們聊起那段抑鬱的日子。她對我說:“媽媽,我不抑鬱了,因為我現在有喜歡的專業,有工作offer,有朋友陪我,還有很向往的畢業旅行。”那一刻,我百感交集,仿佛心上的傷口終於開始結痂。我知道,這份擔憂可能會伴隨我餘生——我永遠無法完全放下對她再次陷入黑暗的恐懼。但至少今天,這個傷口已經慢慢愈合。

 

我覺得,抑鬱症的起因和治療往往都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治療上,藥物、心理幹預、家人朋友的支持以及外部環境的改善都很關鍵。但最重要的,還是她自己要能夠接受現在的自己。這聽起來簡單,真正做到卻非常難。抑鬱症的孩子常常伴有 low self-esteem, 總是否定自己,覺得自己一無是處。那一些正向的反饋,比如順利的完成學業,是能增強她的自我認同感,找回價值感。

 

我女兒以前很大的一個問題,就是不能麵對失敗,一遇到挫折就容易全麵投降。但這次找工作她卻處理的很好。因為換專業和前兩年的狀態,她從大三才開始找實習和正式工作。不斷的interview,也不斷地被拒。但這次她沒有像以前那樣輕易放棄,而是始終相信自己能找到工作,後來果然如她所願。我知道,她將來還會麵對各種困難。但她從這次成功經曆中所收獲的信心,一定會有幫助。

 

本來還想寫寫她生病的原因,但實在寫不動了。就到這裏吧。願每一個被抑鬱症折磨的人,都能等到屬於自己的那一縷陽光。

 

所有跟帖: 

哎,不容易 -HappyWed- 給 HappyWed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7/2025 postreply 10:16:18

前麵一些還可以,後麵說有工作就不抑鬱了,讓我不知道說什麽好。其實看上去,這孩子有壓力,就會抑鬱。 -amiyumi- 給 amiyumi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7/2025 postreply 10:17:03

“有工作了,就不憂鬱了”。這很有可能,我在農村見過好幾位,混蛋無賴的兒子,家長撮合結婚後就浪子回頭了。人在坑裏, -和氣客氣- 給 和氣客氣 發送悄悄話 (90 bytes) () 04/27/2025 postreply 11:23:05

真心不容易! -Croissant_22- 給 Croissant_22 發送悄悄話 (142 bytes) () 04/27/2025 postreply 10:23:55

定時炸彈。 -katies- 給 katies 發送悄悄話 (118 bytes) () 04/27/2025 postreply 10:41:51

那個媽媽原文裏說孩子其實並沒有痊愈,有壓力就可能被TRIGGER -ashouluo2012- 給 ashouluo2012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7/2025 postreply 10:49:02

一旦抑鬱, 以後還會抑鬱。 -binbin2013- 給 binbin2013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7/2025 postreply 10:43:54

心疼這個孩子,更心疼這個媽媽。太不容易了!幸好有個好結局! -天秤媽媽水瓶寶寶- 給 天秤媽媽水瓶寶寶 發送悄悄話 天秤媽媽水瓶寶寶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7/2025 postreply 10:49:13

我娃說她有個特別優秀的同學,每到重要時刻就必須吃藥才行。 -nnong- 給 nnong 發送悄悄話 nnon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7/2025 postreply 11:01:39

感動 -kxl- 給 kxl 發送悄悄話 kxl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7/2025 postreply 11:15:17

家長真的不容易。確實好強,自我要求高的孩子相對容易抑鬱 -newca- 給 newca 發送悄悄話 newca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7/2025 postreply 11:31:03

高敏娃是很費媽的。最重要的是要尊重小孩的性格特質,要信任一個看起來內心脆弱的小孩其實是非常聰明有能力獨立於世的。 -香草仙子- 給 香草仙子 發送悄悄話 香草仙子 的博客首頁 (628 bytes) () 04/27/2025 postreply 11:37:46

大後期人格是什麽意思 -HappyWed- 給 HappyWed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7/2025 postreply 11:52:41

他們在人生的前期可能不起眼,後期會爆發。收獲期更持久。前期高敏娃很容易被內耗多占據時間精力。 -香草仙子- 給 香草仙子 發送悄悄話 香草仙子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7/2025 postreply 12:01:37

我領導家人都是高敏族,老二有點隨領導,老二還不好說,但領導家兄弟姐妹四個在工作中都小有成就,但讀大學隻有領導考上大學 -想做土家人- 給 想做土家人 發送悄悄話 (198 bytes) () 04/27/2025 postreply 12:07:45

高敏人有個缺點就是特別緊張的狀態,做事一定是預先籌謀的,但考慮太多不利因素,是個悲觀主義者,如果他不把壞事推別人身上一定 -想做土家人- 給 想做土家人 發送悄悄話 (144 bytes) () 04/27/2025 postreply 12:22:35

知道是缺點了,下麵就容易了。有意識修正一下 -香草仙子- 給 香草仙子 發送悄悄話 香草仙子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7/2025 postreply 12:48:50

特別知趣怕麻煩別人。會給自己設很多預障。 -想做土家人- 給 想做土家人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7/2025 postreply 13:32:10

我就這樣。做事一定要提前策劃好,考慮所有最壞的結果和不利因素。自己擔責任不往別人身上推。我倒是不怕交友。 -4657238- 給 4657238 發送悄悄話 (270 bytes) () 04/27/2025 postreply 18:05:52

父母很辛苦。不過這個病會反複,隻有開始,很少聽說有結束。 -24橋明月夜- 給 24橋明月夜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7/2025 postreply 12:30:2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