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人口中的老錢區住的老錢,基本都是70歲上下的老錢。
新一代的老錢家族很少住這種老房子的,全部翻新的成本很高的。
老一代房子有石棉,有含鉛油漆,有石頭地下室的氡氣,有黴菌。
學齡孩子的父母,住在老錢區的少,但爺爺奶奶這一代住的還很多。
然後老錢區的公校,都是菲律賓駐家保姆的小孩。
1920年代,白俄帶錢過來蓋的房子,沒法修的,400年橡木做的骨架,現在找不到的。
LVL不能代替,隻能加強,非常影響室內美觀和結構的。
住老錢區的二代越南醫生律師不少,但看不上菲傭二代,當然隻能去私校。
然後,國內來的二奶不少住越南人賣的所謂老錢區翻新的房子,位置好,地大,但其實不能開牆。
老年頭的電線還是橡膠皮的絕緣,(不是pvc)牆體有石棉,全屋重布線就要50萬(需要額外勞動保護)。
那怎麽辦?不讓燒壁爐又不能裝電暖器?那就在家裏穿大鵝凍著吧。
人家冬天去佛羅裏達,真的是因為屋子裏的電線不行,換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