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心中有個星夢的人,多少也都有個某天被星探發現的夢吧。女兒小時候還真有過一段這樣的經曆,分享出來,也是她成長過程中的一個趣事吧。
大概是女兒小學四年級(10歲)的事,記得是冬初,第一學期的期末考試期間。某個周六下午3、4點,平時這個時間,公園都有不少小孩子在那裏遊戲、玩耍、踢球等等,而那幾天公園裏幾乎不見什麽人影,顯得格外安靜。港村的孩子原沒有那麽卷,但快考試了,放學後、z周末多少還是要去補習社或在家裏溫書的。不過我家一直奉行快樂成長至上原則,才讀小學生,幹嗎苦哈哈的學習呢,照樣和平時一樣的玩。女兒有個高智商同班好友,那女孩幼兒園時期被老師建議去測智商,結果是160-170的智商。女兒是那高智商女孩為數不多的好朋友之一。那天她父母也忙,我家娃爸帶著兩個小女孩在公園裏玩。期間走過來一位女士,樣子也很普通,和娃爸攀談幾句,說明她是專門出來公園裏找小演員的,因為這個時候還能在公園玩的孩子,一定不是書呆子。當場留了娃爸和高智商女孩家長的電話。
幾天之後,我們收到電話,約女兒去試鏡(問了高智商女孩,她家並未收到電話)。到了約定的那天,我們一家三口就去了,就在金鍾一個類似課堂/小劇場的地方。
那女士說要求女兒根據一簡短的故事,做一段小小的表演。情節大意是,一個貧窮人家小姑娘,在等媽媽放工回來,小女孩又餓又窮,沒有美食和玩具,獨自一個人用柚子皮做的簡陋燈籠,苦中作樂;期盼媽媽放工回來帶回美食……女士講解完,說留大概10分鍾給女兒醞釀、構思準備,就出去了。
女兒完全沒這方麵的經驗,估計也沒啥表演天分。娃爸和我都是學理工出身,最多也就是我小學、中學時分別參加過學校的歌舞表演和演講比賽;家裏也沒啥近親從事相關工作。我們就嚐試和她解釋,希望幫助她理解、給予哪怕一點啟發。
女兒從小到大,我們從來沒有給她設定任何非達成不可的任務。萬事都以女兒的意願為先,從某種意義上講女兒也是散養慣了的。也許女兒覺得這事兒很難,反正隻兩三分鍾後,她忽然就說不喜歡這裏、也不想照做。
娃爸和我就問她,你是說你不喜歡做這個事兒是嗎?如果是,那爸媽也不會勉強你,咱們和那位阿姨說一聲,咱們就可以離開了,你不會後悔吧?再三和女兒確認了,她點頭認可。然後,娃爸當場聯係那位女士,把情況和她說了。她也表示沒問題。然後我們一家三口就離開了。
當時隻有9、10歲大的女兒也許年紀尚小,正是無憂無慮的成長,根本不能理解當時的情況、未來的可能性及其意義。而我們(更主要是娃爸)的一貫做法從來都要尊重孩子的感受和意願(不知這樣的教養方法是好還是不好),並不覺得可惜,一次試鏡,未必就能真的走上表演這條路;就算真的走上表演這條路,和任何事情一樣,想成功、成名,必然也是一條艱辛的路,沒啥好遺憾、後悔的。就當作人生的一個有趣經曆吧,僅此而已。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