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變了思想可能有變化,但人的感情還是一樣的吧。不過感覺現在的孩子多愁善感的少了,我們年輕時受瓊瑤阿姨的影響比較大。
所有跟帖:
•
情緒波動值較小。嗯
-oryzivore-
♂
(0 bytes)
()
12/13/2024 postreply
14:04:30
•
女娃情緒排山倒海,哪來的情緒波動小一說,lol, 孩子戀愛當然要密切關注
-HappyWed-
♀
(0 bytes)
()
12/13/2024 postreply
14:08:55
•
牙套妹也這樣?我家胖妞凡事喜歡想what if。。。LD 嗤之以鼻。我還是有些擔心的
-oryzivore-
♂
(0 bytes)
()
12/13/2024 postreply
14:17:09
•
牙套妹牙套已經取掉了。我知道的teenager girls都還是蠻情緒化的,情緒化是女性的雙刃劍,能幫人也能傷己
-HappyWed-
♀
(0 bytes)
()
12/13/2024 postreply
14:20:38
•
胖妞也已經不胖了。這個情緒化是有些非理性的成分,很討厭。不過娃現在也理性化開始占上風。慢慢來
-oryzivore-
♂
(0 bytes)
()
12/13/2024 postreply
14:25:35
•
就是接受不了自己咋沒跟天仙兒一樣漂亮
-phobos-
♂
(0 bytes)
()
12/13/2024 postreply
14:26:57
•
都是小事,比如輸個球之類。容貌焦慮不多,主要不滿意頭比例較大。沒辦法,遺傳我的。
-oryzivore-
♂
(0 bytes)
()
12/13/2024 postreply
14:29:58
•
不認同啊,現在自殺的這麽多。我們這華人娃自殺都快成傳染病了,自殺成功和試圖自殺的都不少。這可比一般多愁善感嚴重
-Amita-
♂
(0 bytes)
()
12/13/2024 postreply
14:08:51
•
華人娃在美國容易受到人格貶損的衝擊,男娃比女娃大得多
-phobos-
♂
(0 bytes)
()
12/13/2024 postreply
14:11:12
•
沒啥必然關係。如果這樣,小中男應該比小中女更容易自殺,我們這自殺/試圖的大都是小中女,偶爾有小中男
-Amita-
♂
(0 bytes)
()
12/13/2024 postreply
14:15:29
•
女娃青春期自我認同的問題大,一個身材容貌羞恥,就夠喝一壺的,但過了就好了。
-phobos-
♂
(0 bytes)
()
12/13/2024 postreply
14:18:56
•
我們也是半截移民來的,沒覺得文化衝擊和人格貶損,有可能是不敏感,也有可能是因為在加州。
-小鬆鬆-
♀
(0 bytes)
()
12/13/2024 postreply
14:15:30
•
我們來美國條件好一些,甚至還有點兒逆向種族歧視呢
-phobos-
♂
(0 bytes)
()
12/13/2024 postreply
14:17:11
•
半截來的已經把閾值調整過了
-Amita-
♂
(0 bytes)
()
12/13/2024 postreply
14:17:52
•
但適應社會的苦,自己找的自己咽,是有點難過的
-phobos-
♂
(0 bytes)
()
12/13/2024 postreply
14:21:19
•
我們來的時候已經被國內的地域歧視和體製內外歧視都過了一遍, 所以不覺得有什麽歧視了.
-多多少少運動-
♀
(0 bytes)
()
12/13/2024 postreply
14:23:15
•
也可能是我們是選擇過的,小學中學大學出國
-Amita-
♂
(0 bytes)
()
12/13/2024 postreply
14:34:09
•
這是絕望,跟我們當年的無病呻吟,為賦新詞強說愁不一樣。現在是因為社會競爭更激烈了,讓人看不到前途。
-小鬆鬆-
♀
(0 bytes)
()
12/13/2024 postreply
14:13:26
•
這種絕望應該是冰山露在水麵上的那一塊,支撐這種絕望的是更多抑鬱和情緒不陽光的人
-Amita-
♂
(0 bytes)
()
12/13/2024 postreply
14: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