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初賽五萬多人參加,證明題。得多少人參與評卷啊?評卷人都是什麽水平的?怎麽確保評卷的標準一致?
所有跟帖:
•
不管在那個國家,中國也好外國也好,中國人的數學天賦是不會被埋沒的。5歲就搞奧數,拔得過高還差不多,鬧出了很多假天才
-阿甘來了-
♂
(0 bytes)
()
06/17/2024 postreply
17:56:58
•
5歲就搞奧數
-阿甘來了-
♂
(0 bytes)
()
06/17/2024 postreply
18:05:08
•
屠呦呦 是因為當年科研組很多人 不認為她居功至偉
-兄貴-
♂
(0 bytes)
()
06/17/2024 postreply
18:20:56
•
有沒可能大部分人的答卷/答案掃一眼就知道不對?
-weed123-
♀
(0 bytes)
()
06/17/2024 postreply
18:01:45
•
評卷還是容易組織的
-trivial-
♀
(193 bytes)
()
06/17/2024 postreply
18:07:00
•
可能每份試卷有兩人打分,如果分歧太大,派第三人重審
-兄貴-
♂
(0 bytes)
()
06/17/2024 postreply
18:16:44
•
可能各題分開評,是隻評自己領域的一題
-yddad-
♂
(0 bytes)
()
06/17/2024 postreply
18:23:35
•
好像是用線上係統提交,可能有方法screen 一遍。另外組織眾多數學博士評各自領域的題。聽說幾百一個小時參與各種評卷
-yddad-
♂
(0 bytes)
()
06/17/2024 postreply
18:20:06
•
奧賽評分也未必完全一致,你提的問題專業
-zaocha2002-
♀
(0 bytes)
()
06/17/2024 postreply
18:3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