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兒子文理都強,所以在專業選擇上化的時間比別人多,另外他興趣廣泛,任何新的東西都會親自去試一試。
他一年級在Stern學習有優勢,CS 第一學期開學時沒有優勢。二年級CS 有優勢,但金融已不占優勢,這也許和他化的絕對時間少有關。
三年級時他每一門金融新課開始時隻能在班上排50%左右,因為他的許多同學已經做過該方向的intern了,他要化半學期趕上去,在期中考試前後他無法確定最終能排在前30%,更不要說A需要的班級前15%,他知道在大考時可能會第一名,但對總分多少沒有把握。
同樣他二年級之後沒有再選CS 課,這學期的AI是他CS 專業的最後一門課,所以開學後幾個星期他要補許多相關的知識,直到期中階段才全麵趕上同班同學。
我另舉一個他考LSAT的例子,他四月份第一次自測是159分,他報名考六月份的LSAT, 報名後他測了第二次是168分。他認為大考結束後有一個月準備應該可以了。一般準備考法學院的學生不會用二個月準備考LSAT, 但他會,因為他還有其它的興趣和另外的目標。
他學新知識速度很快,但總是要靠化更少的時間去趕超別人並不容易。他是一隻跑的很快的兔子,他因為經常換跑道,所以永遠在追趕別的兔子的路上,外人和老師隻看到他最後的衝刺是第一名,但他自己覺得越來越累(同學們的知識積累是連續的,他是間隙的,他每學期都會選幾個新的金融方向),所以他心裏壓力會比別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