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種族,尤其是猶太裔,中東裔,組織能力比華人強很多。中產,上中產除了賺錢,會參與很多社區組織,基本上人數一到,就通過投票控製學區,然後指定自己想要的校長,圖書館館長之類。更是參與本地town的建設,這些都是中產,中上產幹的活。甚至低產也參加。
如果娃進了藤校,基本上能找到前人上中產建立的社團組織,這些都是一代代中產,上中產建立的,而不是突然冒出來一個特有錢的人搞得。當然中產上中產會有人慢慢到有錢,或者跌下來,但這不妨礙人家一代代建立自己的社區組織,和各種組織。
華人特點是要去好學區啊,然後推娃,對社區不在乎,即使60%都是華裔的社區,也沒幾個對學區board感興趣,或者對任何花時間,沒錢拿的活動感興趣。當然娃進了好學校了,想到是咋進入別人以前創建的組織,出來如何找工作。畢業後就離開了,沒留啥。這種人生做法,個人投入少,長期沒有基礎,沒有積累,靠個人奮鬥,在多種族國家,人數不占優勢的情況下,往往什麽都控製不了,社會網絡差,地位不高。
華人經過的區,不留一點組織痕跡,一片雲彩,飄過。
為什麽華人組織能力不行?因為一沒有宗教的凝聚力,二沒有民主傳統。基本上單幹,或者以家庭為基礎,單幹就是要利用其他人資源的,用,而不貢獻。
有人提到二代ABC也要走一代的路,因為一代確實沒有建立網絡或者基礎,隻是浮萍,二代沒法用。隻能像一代一樣,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