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不少檀子裏關於law school出路的奇奇怪怪的說法,手癢發一篇關於law school和它的出路的帖子。我這裏寫的,基本上都是從女兒女婿那裏聽來的。這裏先介紹一下我女兒女婿的情況:
女兒現在是一個top 5 law school 的2L,女婿是top 5 法學院畢業,現在是一家big law的第三年律師,做的是M&A方麵的。
當然啦,下麵這些信息基本上也是局限於top law school和biglaw的情況。
首先,讀法學院的出路一般可分為以下幾大類:
1,走學術路線,去法學院當教授
2,做applette lawyer,也就是專打聯邦上訴法院和最高法院官司的律師。
3,做litigation lawyer,也就是庭審律師。這裏的litigation lawyer,並不是大家熟悉的那種打離婚官司,或者給犯罪嫌疑人辯護的律師,而是公司之間官司訴訟律師。
4,做transactional lawyer,處理法律文書。這包括M&A,patent law,等等。
5,從事public interest方麵的工作,包括檢察官,政府部門的律師等等。public interest應該還包括法官,不過這職務不是給剛畢業的法學生幹的,聯邦各級法官都需要總統提名。
第一二類工作非常prestigious,一般隻有頂尖法學院的頂尖學生才有機會進入前兩類領域,做第三類litigation lawyer的要求也很高。第五類public interest工作跨度很大,就像上麵說的,聯邦法官雖然收入不是很高,但地位顯赫,那可不是用錢來衡量的。還有聯邦政府裏的一些職位,做幾年再進入私營部門也會有很好的發展。以上例出的工作,一般都是要有給聯邦法官做clerkship的經曆。
一般來說,法學院的大部分學生畢業後都想進入biglaw,或者specialty boutique law firm,因為薪水高,業務提升快,名氣也大。但進入biglaw的機會隨著法學院的排名下降而下降,top 14法學院之後進入biglaw的概率就很低了。總體感覺在法律專業領域對法學院的排名和法學生在法學院的排名都非常看重,所以會讀書成績好在法學院是很有優勢的!
如果將來是打算從事前三類工作(包括一部分第五類工作)的,那麽畢業後clerkship for federal judge就非常重要。給法官做clerk,類似於其它專業做博士後,而且法官對自己的clerk的職業生涯的影響更要大於導師對博士後的影響。以我女兒為例,她去年暑假時聯係好了法官之後,法官已經開始幫助她的職業規劃,幫她聯係自己有熟人的律所做intern,並把他之前的所有clerk都介紹給她。之前在檀子裏看到有人說從事法律工作是有圈子的,這應該就是建立圈子的一種方式。當然,如果打算從事transactional law方麵的工作,給法官做clerk就沒什麽必要了。
美國法院分聯邦法院和地方法院,聯邦法院又分為聯邦最高法院(Supreme Court),聯邦上訴法院(Court of Appeals),和聯邦地區法院(US District Court)。做clerk以給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最難,一般要有兩年的給聯邦上訴法院或聯邦地區法院法官做clerk的經曆,其次是上訴法院,再次是聯邦地區法院。找clerkship機會,不是靠自己投簡曆,而是靠法學院的教授聯係推薦給與自己有關係的法官,再通過嚴格的麵試決定。法學生在找clerkship之前,都要在conservative和liberal之間選邊。因為法官都是總統提名的,民主黨總統隻會提名liberal法官,共和黨總統也隻會提名conservative法官。同理,法官隻會選與自己同黨派的法學生做自己的clerk。一般biglaw為了吸引有clerkship經驗的新律師加入,都會提供sign on bonus。
申請法學院,因為都是女兒自己搞定,我隻知道大學GPA和LSAT很重要。
進入法學院後,第一個寒假期間申請1L internship,第一個暑假結束前開始找2L internship。1L internship比較難找,法學院的排名和學生的GPA是拿到offer的最重要因素。一般internship都能拿到return offer。
有家庭背景對律師職業有沒有幫助?當然有!比如學校要你自選題材寫法律方麵的文章,如果你有個在法學院當教授的爹媽,那他們就可以幫你選個好的題目。再如果你有個當CEO的爹,能為你的律所拉來client,那你就可以很容易的當上partner。但家裏有資源或者法律背景,更直接的幫助可能是能幫孩子更早figure out 自己向前的路徑。但那些都是極少數,你沒有天也塌不下來,更多的還是靠自己努力。
當然啦,在biglaw做律師非常辛苦,大部分人做幾年就會離開,去向可以是進入大公司做corporate lawyer,進入政府部門,或者去更小一點的,work life balance好一些的律所。但是如果能在biglaw熬出頭成為partner,那就不僅僅是收入高了。
說到corporate lawyer,前段時間看到檀子有種說法是幹這活是有犯罪進監獄的風險。這話說的好像corporate lawyer是在給drug dealer打工似的。
最後再說一下法學生找intern和找工作的事情,前麵說過1L的biglaw intern比較難拿,很多學生第一個暑假會在學校給學校的教授做research,或者去政府部門和nonprofit organization做義工。不過我女婿第一年就拿到了一個biglaw的intern,並return offers直到入職。女兒大概是因為成績好加上有幾年的工作經驗,第一年就拿到了好幾個offer,最後去了一個biglaw(10week),和一個boutique(4week),並都拿到return offer。不過她因為她今年夏天有了更中意的offer,這兩個return offer她都沒take。小中,尤其是小中女學法律還有個優勢是,在法學領域,至少他們不是DEI的排擠對象,甚至還有可能被DEI照顧。我女兒就拿到個biglaw 的DEI 1L intern,有$25000的sign on bonus!不過那家biglaw的強項是M&A,女兒將來想做的是litigation,所以最後沒接。關於biglaw intern的工資,基本上是按第一年lawyer工資給的,intern的時候還被律所哄著,party almost every day!這大概是這些future lawyers這一生中最爽的一段時間了吧?
囉裏八嗦的寫了這些,是覺得檀子裏的很多人對美國律師行業的了解都是從不靠普的電視劇裏,或者是以前接觸過的移民/離婚律師那裏得來的,與真實法律世界相差很遠。我自己也是這樣,女兒讀法學院,對我來說的確是個eye opening exper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