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讀傳家其實是最為務實的理念,因為古人早就發現,一個再輝煌的家族也不可能代代出英傑。英雄的後代總是趨向於平庸,這很符合現在所謂回歸均值。因此耕讀傳家,說白了就是要懂得蟄伏。當家族內出了傑出人士時,要壯大家門,在人脈,物質上做儲存,為後代打基礎。下一代中如果還有麒麟兒接班是最好。如果沒有,也不要緊,讓平庸的後輩一邊老老實實地靠自己的雙手養活自己,同時還要保持讀書的傳統,安心蟄伏。一般說來,這樣的家族,不能說代代都能有出能人,但是隔代必有英傑出,甚至每隔兩三代還會出有巨大社會影響的英傑。這些家族的理念傳承都會通過父母不斷刻到下一代的靈魂中,同時家族就是靠這樣的不斷起伏,綿延不絕。
相反,越是沒有傳承的家庭,越會張揚。以為靠了一代的烏雞成鳳就能引領世代風騷。
所以,給孩子婚配時要講究門第和家世是有原因的,至少,這也是保證基因品質較為上等的一種手段,也是對自己後人的一種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