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z] 孩子的精神世界,是父母的不敢觸碰之地

來源: weed123 2023-06-01 12:00:46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0392 bytes)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2023-06-01        
 
 
引起非常多共鳴的回答是:最近微博上有一個話題:你覺得現在的學生最缺少什麽?
 
從來沒人教你友誼破裂、家庭不和睦、情感受挫、親人離世、寵物生病、遇到創傷、被欺淩、抑鬱焦慮、孤獨、寂寞、壓力大時怎麽辦。
 
不愁吃穿,滿黑板的公式和文字,知道發燒了吃藥,成績差了惡補,唯獨沒有人把你的情感生存當回事。
 
“情感生存”這個詞,對很多父母來說是陌生而抽象的,他們也沒法去理解孩子的精神世界和心理動蕩,甚至更多的是態度是回避。
 
比如:你別太敏感了,堅強一點,你想那麽多根本沒意義,你現在的主業是學習;還有一種“展望未來”式的洗腦:你以後上大學就好了,你工作和結婚以後就好了等等。
 
可現實就像網友說的,每個階段都有難處,路的盡頭永遠是路。
 
父母的難處在於“我不會”
 
抖音上有個調侃家長的段子:
 
一到二年級的家長最囂張,因為什麽題都會,一點都不慌。
 
四到六年級家長開始低調,因為作業題偶爾不會,還不想讓孩子知道。
 
初中家長有點低聲下氣了,因為很多題都不會,關鍵是孩子還叛逆。
 
高中家長很勤快,因為大多數題都看不懂,隻好洗衣做飯,打理家務。
 
大學家長最惆悵,沒事不聯係,有事就轉賬。
 
我們當今社會很多的雞娃、教育內卷問題,都是因為父母自己“不會”成為主流崇尚的成功人士,才把期待轉嫁到孩子身上。
 
華東師範大學政治學係劉擎教授說:競爭是有意義的,但不能成為孩子的全部。害怕落後是有代價的。
 
概括地說,這個代價就是犧牲掉孩子的身心健康;如果深究一下,就是不會滿足孩子的情感需求。在意識層麵,他們認為“我不會”,沒什麽不對。
 
我們中國人曆來對情感的防禦就很深,父母當年也沒有得到過來自長輩的情感照顧,所以他們“不會”關注自己孩子的內心活動,這不難理解。
 
從精神分析的角度來看,父母如果進入到孩子的內心世界當中,會激活自身那些受傷脆弱的陳年往事,就如海浪席卷一般讓人無力招架,因此他們教導孩子用堅強來進行情感隔離。
 
但在我看來,真正的堅強背後恰恰是一個人被注入了情感之後的選擇;缺少了情感的支撐,不叫堅強,隻是硬挺。
 
另外一種解釋,父母潛意識認為不對孩子使用情感,是對自己父母的忠誠。因為我的父母不會的事情,我竟然會,這種背叛很難承受,也是內在未分化的表現。
 
孩子的底氣來自於父母的情感回應
 
很多時候我們是不是把事情搞反了?
 
以為成績好上名校就一定前途光明,理論上可能是這樣的。
 
但更重要的是看,那些學習好的孩子有沒有真正從心底裏感覺到自己是有價值和幸福的。
 
讚助信息
內心充盈的孩子,不一定需要很多光環傍身,TA流露出來的篤定和安全感比起所謂的光耀門楣,是更加寶貴的人生資源。
 
空心病的緣由,就是那些孩子隻是作為考試機器在“赤身裸體”搏殺,而太缺乏來自父母在情感上的回應。
 
情感回應包括從小到大孩子的表現和存在能夠被父母看見,父母真心為孩子的能力感到雀躍,而不是隻在聽話和考滿分的時候才出現。
 
還包括孩子在遇到困難的時候,父母耐下心來提供撫慰,成為孩子堅定的後方。
 
如果一個人的情緒或情感一直沒有得到充分的響應,TA就沒辦法將這部分整合到自體當中去,這個人的整個內在就是破碎的,即便日後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也不會感到真正的快樂和充實。
 
這就是心理學家科胡特所界定的悲劇人,他們看起來像人,行為是人,但卻感覺到生活是苦役,成就是虛無。
 
弗洛伊德讓我們去愛,去工作;科胡特告訴我們,不僅如此,人更需要擁有為自己去愛和工作的能力而感到自豪的體驗。
 
這些體驗正是父母曾經給予給孩子的積極回應,是它們讓孩子的情感生存下來,逐漸紮實。
 
情感是自體的核心,是一個孩子的底氣所在。
 
三種情感需要被滿足
 
第一種叫做“鏡映的需要”。
 
簡單說就是一個孩子覺得自己很厲害,同時需要在父母的眼中被看到以及得到讚美,父母允許孩子自由表現自己。
 
第二種是“理想化的需要”。
 
孩子需要把父母想象成完美、強有力的人,並且能夠感覺到自己和這個理想的客體之間是聯係的,借此充實自身作為孩子的弱小感。
 
反過來說,如果一對非常完美的父母在孩子麵前態度冰冷,不能和孩子產生情感連結,孩子是很難完成理想化父母這一步的。
 
前麵兩種需要都對自尊的發展具有深刻影響。
 
還有第三種,“孿生的需要”。
 
意思是,我們需要找到自己的翻版,和自己的價值觀、興趣愛好相對一致、有過共同經曆等等;通過欣賞對方,感覺到自己也是一個很好的人。比如常說的小夥伴、閨蜜、驢友。
 
自體心理學家認為,孿生的需要很可能是因為前兩種需求沒有得到滿足而發展出來的,它是對曾經缺失的補償,是內聚性自體形成的第三次機會。
 
這就可以解釋一件事情:很多年輕人表示,友誼破裂是人生第一課,有時甚至比失戀更痛苦。
 
我們把友誼理解為孿生的需要,如果說失戀在心理上是失去爸爸媽媽的愛的痛苦,那麽失去友誼就意味著錯過了尋回父母之愛的最後機會。
 
別讓孩子一生“填坑”
 
以上三種情感的滿足,會幫助孩子發展出“很能打”的內聚性的自體,TA將在成長過程中學會克服挫折,承受失望,朝著自己想要的方向一路走下去。
 
在這三種情感的位置上,應該每一個位置都有人,這裏的“人”,也可以是這個位置上相應具備的功能。
 
你可能聽過這樣的教育建議:父母要和孩子成為朋友、父親不應該在家裏消失,要多帶孩子玩一玩。這些都是對的。
 
舉例來說,一位能夠跟孩子玩在一起的父親,我覺得就像一粒複合維生素片,可以同時滿足孩子的多種需要。
 
像朋友一樣,不分高低,一起玩遊戲,滿足的是孿生需要;如果父親是被孩子崇拜著的,就滿足了孩子與理想化父母融合的需要;玩的過程中,父親不吝對孩子的認可和鼓勵,滿足的是鏡映的需要。
 
理解了孩子的需要的父母,其實可以在這三個位置上進行發明創造,讓這些情感流動起來,相互滋養。
 
最糟糕的,是父母永遠板著一張嚴肅不可接近的臉,相互沒有交流,一開口就是各種指責和要求。
 
那些掉在情感匱乏的坑裏的孩子們,長大後可能是這樣的:
 
“畢業後,我成為了一個僅有理論知識的廢物。”
 
“三十多歲了,和閨蜜決裂後,整個人都空了,沒有人告訴我怎麽辦。”
 
“今天和領導鬧翻了,下班後不知道去哪,明天會怎樣?怎樣都沒有意義。”
 
為了讓每一個孩子的情感有家可歸,父母首先需要正視和接納自己的情感需求,總是感到自我不滿足的人,就會不自覺把不滿投射在最親近的人身上,尤其是孩子這樣的弱勢群體。
 
改變,永不嫌晚,可以從任何時候開始。
 
如果你正值青年,父母不曾給你的,你要自己去探索。多讀書,交朋友,去了解你覺得厲害的人,加入喜歡的群體。
 
不要喪失信心和停止尋找。

所有跟帖: 

“從來沒人教你友誼破裂、家庭不和睦、情感受挫、親人離世、遇到創傷、被欺淩、抑鬱焦慮、孤獨、寂寞、壓力大時怎麽辦" -weed123- 給 weed123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01/2023 postreply 12:01:59

"中國人曆來對情感的防禦就很深,父母當年也沒有得到過來自長輩的情感照顧,所以他們'不會'關注自己孩子的內心活動..." -weed123- 給 weed123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01/2023 postreply 12:02:52

感覺我這方麵做得確實糟糕。其中一個原因或許是語言?我們用中文交流,而孩子的中文很有限,交流也很有限。 -weed123- 給 weed123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01/2023 postreply 12:10:0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